不多說,說了都是累贅!直接看代碼吧!
代碼如下:
<SPAN >#include <stdio.h>
int array[] = {23, 34, 12, 17, 204, 99, 16};
#define TOTAL_ELEMENTS (sizeof(array)/sizeof(array[0]))
int main (void)
{
int d = -1, x;
if( d <= (TOTAL_ELEMENTS -2))
{
x = array[d+1];
printf("d <= TOTAL_ELEMENTS-2\n");
}
else
{
printf("the bug is out!\n");
}
return 0;
}
</SPAN>
有興趣的可以先猜猜結果是啥,然後再運行下,看看結果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其中的道理又是什麼呢?
gcc 下如行結果如下:
代碼如下:
<SPAN >zy@pc:~/workspace/homework/commonfunc$ ./a.out
the bug is out!
</SPAN>
代碼如下:
<SPAN >
TOTAL_ELEMENTS </SPAN>
所定義的值是unsigned int 類型(因為sizeof()返回類型是無符號的),if 語句在有符號和無符號之間測試相等性,所以將
d升級為無符號(unsigned int )類型,-1轉換成 unsigned int 的結果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正整數的,致使表達式為假,
所以要想結果正確,先得強轉類型
代碼如下:
<SPAN >if( d <= (int)(TOTAL_ELEMENTS -2))
</SPAN>
這樣就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啦!
對無符號的建議;
1 盡量不要在代碼中使用無符號類型,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復雜性,尤其是僅僅因為無符號數不存在負值而用它來表示
2 盡量使用int這樣有符號類型,這樣在涉及升級混合類型的復雜細節時,不必擔心邊界情況(-1 翻譯成非常大的整數)
3 只有在使用位段和二進制掩碼時,才使用無符號數。而且應該在表達式中使用強制類型轉換,使操作數均為有符號數或者無符號數,這樣不必由編譯器來選擇結果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