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庫由C++標准委員會庫工作組成員發起,在C++社區中影響甚大,其成員已近2000人。 Boost庫為我們帶來了最新、最酷、最實用的技術,是不折不扣的“准”標准庫,Boost中比較有名氣的有這麼幾個庫:
- Regex
- 正則表達式庫
- Spirit
- LL parser framework,用C++代碼直接表達EBNF
- Graph
- 圖組件和算法
- Lambda
- 在調用的地方定義短小匿名的函數對象,很實用的functional功能
- concept check
- 檢查泛型編程中的concept
- Mpl
- 用模板實現的元編程框架
- Thread
- 可移植的C++多線程庫
- Python
- 把C++類和函數映射到Python之中
- Pool
- 內存池管理
- smart_ptr
Smart Pointers in Boost,哦,這篇文章可以查到,CUJ是提供在線浏覽的。Boost總體來說是實用價值很高,質量很高的庫。並且由於其對跨平台的強調,對標准C++的強調,是編寫平台無關,現代Boost庫的開發者必備的工具。但是Boost中也有很多是實驗性質的東西,在實際的開發中實用需要謹慎。
並且很多Boost中的庫功能堪稱對語言功能的擴展,其構造用盡精巧的手法,不要貿然的花費時間研讀。Boost另外一面,比如Graph這樣的庫則是具有工業強度,結構良好,非常值得研讀的精品代碼,並且也可以放心的在產品代碼中多多利用。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Bjarne已經宣傳了十年。早在99年的時候Bjarne就寫了“Learning C++ as A New Language”,並在好幾篇技術訪談這裡,這裡,這裡,還有這裡)裡面提到如何正確對待和使用C++中支持的多種抽象機制的問題。Andrew Koenig也寫了一本現代C++教程《Accelerated C++》這本書後面還會提到)。
然而這麼多年來,Boost庫社群的狀況改善了嗎?就我所知,就算有改善,也是很小的。學習者還是盲目鑽語言細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網上還是彌漫著各種各樣的“技術”文章和不靠譜的“學習C++的XX個建議”;一些業界的有身份的專家還是在一本接一本的出語言孔乙己的書寫一些普通程序員八輩子用不著的技巧和碰不著的角落);而業界真正使用C++的公司在面試的時候還總是問一些邊邊角角的細節問題,而不是考察編程的基本素養不,掌握所有的語言細節也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這個面試理念是錯誤的。
估計其背後的推理應該是“如果這個家伙不知道這個細節,那麼估計他對語言也熟悉不到哪兒去;而如果他知道,那麼雖然他可能並不是好的程序員,但我們還是能夠就後一個問題進一步測試的”,這個理念的問題在於,對語言熟悉到一定程度什麼程度後面會具體建議)
就已經可以很好的編程了剩下的只需查查文檔);而很多公司在測試“對語言熟悉程度”的時候走得明顯太遠了比如,問臨時對象生命期和析構順序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問如何避免一個類被拷貝或者如何避免其構建在堆上?);當然,有些語言知識是必須要提前掌握的,具體有哪些後面會提到,面試的時候並非不能問語言細節,關鍵是“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