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個同事在通過vld調試一個內存洩漏問題,折騰了很久然後找到我。我瞥了一眼他的代碼,發現問題和我曾經遇到的一模一樣:
class Base {
public:
~Base();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rivated:
std::vector<int> m_data;
};
Base *obj = new Derived();
delete obj;
當然,實際代碼比這個復雜得多(這也是導致從發現問題到找到問題耗費大量時間的原因)。vld在報內存洩漏時,當然報的位置是new的地方。這個同事檢查了這個對象的整個生命周期,確定他正確地釋放了這個對象。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Base類的析構函數不是virtual的。因為不是virtual,所以在對一個Base類型的指針進行delete時,就不會調用到派生類Derived的析構函數。而派生類裡的析構函數會用於析構其內部的子對象,也就是這裡的m_data。這樣,就造成了內存洩漏。
這其實是一個很低級的失誤。但毫不客氣地說C++中有很多這種少個關鍵字或者代碼位置不對就會造成另一個結果的例子。事實上,針對這些悲劇也有很多書提出一些准則來讓大家去無腦遵守。例如針對這個例子,我就記得曾有書說,只要你覺得你的類會被繼承,那麼最好給析構函數加上vir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