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軟件把程序中需要的數據保存在注冊表中,這樣當用戶裝的軟件越來越多時,致使注冊表越來越龐大,容易使系統出錯。當然,微軟也建議在注冊表中保存數據,但當我們需要保存的數據不多時完全可以把數據保存在WIN.INI中,這樣可以很方便地維護,實現方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下面我以Borland C++ Builder為例來說說如何實現。
原理其實很簡單,只需調用API的 WriteProfileString和GetProfileInt函數就可以了。這兩個函數的原型是:BOOL WriteProfileString(LPCTSTR lpAppName,LPCTSTR lpKeyName,LPCTSTR lpString );
UINT GetProfileInt(LPCTSTR lpAppName,LPCTSTR lpKeyName,INT nDefault);
其中lpAppName指在WIN.INI中段的名字,即用[]括起來的字符串,lpKeyName指在這個段中每一個項目的名字,lpString指這個項目的值,即“=”後的數, nDefault為當GetProfileInt沒有找到lpAppName和lpKeyName時返回的值,即缺省值,前者返回為布爾值(true 或 false),後者返回為無符號整形值。當在WriteProfileString函數中 lpKeyName 為空(NULL)時,則清除這個段的全部內容,lpString 為空時,則清除這一項目的內容,即這一行將清除掉。
下面舉一例子來說明這兩個函數的用法。新建一個應用程序,在Form1上放兩個Edit和三個Button,其中Edit的Text為空,三個Button的Caption分別為“添加”、“查看”、“清除”。雙擊“添加”按鈕加入下面代碼:
WriteProfileString(“例子程序”,“項目”,Edit1→Text.c_str());
雙擊“查看”按鈕加入如下代碼:
unsigned int Temp;
Temp=GetProfileInt(“例子程序”,“項目”,100);
Edit2→Text=IntToStr(Temp);
雙擊“清除”按鈕加入如下代碼:
WriteProfileString(“例子程序”,NULL,NULL);
然後按F9鍵運行程序。
下來可以檢驗一下程序的正確性。在Edit1中輸入數字,如“3265”,按“添加”按鈕,這時運行“sysedit”來查看“WIN.INI”文件的最後面,可以看到加入了如下內容:
[例子程序]
項目=3265
其中“[]”和“=”是函數自動加上的。按下“查看”按鈕,在Edit2中出現“3265”,當按下“清除”按鈕可清除添加的部分。經過查看可知程序已達到預期的目的。
喜愛編程的朋友可以把上述方法應用到自己的程序中去,來達到保存數據信息的作用。當確實要把信息保存到注冊表中,可以在C++ Builder中定義一個Tregistry類的對象來進行相關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