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在C++中通過模板規避潛在錯誤》 C++與C語言相比是一個強類型語言,即對數據類型的匹配程度較C更為嚴格,這有助於避免程序員在編程過程中由於粗心所犯之錯。由於歷史原因,C++中仍保留了reinterpret_ cast、static_cast等用於強制類型轉換的關鍵字,但從語言向強類型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在編程工作中應盡量少使用強制類型轉換,模板有助於我們實現這一目的。減少使用強制類型轉換的另一個好處,是程序的可維護性更強。 下面讓我們通過例子來了解如何通過模板減少程序中的強制轉換。圖1以簡化的形式示例了雙向鏈表Double-Linked List, DLL)的部分實現內容,以及使用雙向鏈表的代碼片段。
圖1 其中,dll_node_t是雙向鏈表節點的類封裝。它除了prev_和next_兩個用於保存前一個和後一個節點指針的成員變量外,還有一個用於保存節點數據的p_data_。由於節點所保存數據的具體含義完全取決於鏈表的使用者,因此p_data_類型被定義為void*,以便容納任何類型的數據。位於第10和11行的data()函數用於分別設置和獲取p_data_變量的值。 圖中第19至29行的代碼示例了channel_t類使用dll_node_t類的片段。在channel_t類的構造函數中,調用data()函數時需要通過強制類型轉換的方式將this指針保存到節點的p_data_變量中。不難想象,當通過data()函數獲取p_data_中的值時,也得通過強制轉換的方式使其變成類型為channel_t的指針這部分代碼在圖中並未列出)。 圖2是使用模板改寫後的版本。相信讀者能輕易地辨別出其中已不存在強制類型轉換的身影。
- class dll_t;
- class dll_node_t
- {
- friend class dll_t;
- public:
- explicit dll_node_t ();
- void data (void *_p_data) {p_data_ = _p_data;}
- void *data () {return p_data_;}
- private:
- dll_node_t *prev_;
- dll_node_t *next_;
- void *p_data_;
- };
- class channel_t
- {
- public:
- channel_t () : node ()
- {
- node_.data (reinterpret_cast <void *> (this));
- }
- private:
- dll_node_t node_;
- };
圖2
- template <typename T_NODE> class dll_t;
- template <typename T_DATA> class dll_node_t
- {
- friend class dll_t <dll_node_t <T_DATA> >;
- public:
- explicit dll_node_t ();
- void data (T_DATA *_p_data) {p_data_ = _p_data;}
- T_DATA *data () {return p_data_;}
- private:
- dll_node_t *prev_;
- dll_node_t *next_;
- T_DATA *p_data_;
- };
- class channel_t
- {
- public:
- channel_t (): node_ ()
- {
- node_.data (this);
- }
- private:
- dll_node_t <channel_t> node_;
- };
本文出自 “至簡李雲”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yunli.blog.51cto.com/831344/89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