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模擬中使用了大量的函數指針,結構體等等,有必須對此進行性能分析,以便觀察這樣的結構對程序的整體性能有什麼程度的影響。
1.函數調用的開銷
#define COUNTER XX
void testfunc()
{
int i,k=0;
for(i=0;i<YY;i++){k++;}
}
在測試程序裡面,我們使用的是一個測試函數,函數體內部可以通過改變YY的值來改變函數的耗時。測試對比是 循環調用XX次函數,和循環XX次函數內部的YY循環。
結果發現,在YY足夠小,X足夠大的情況下,函數調用耗時成為了主要原因。所以當一個“簡單”功能需要“反復”調用的時候,將它編寫為函數將會對性能有影響。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宏,或者inline關鍵字。
但是,實際上我設置XX=10000000(1千萬)的時候,才出現ms級別的耗時,對於非實時操作(UI等等),即使是很慢的cpu(嵌入式10M級別的),也只會在XX=10萬的時候出現短暫的函數調用耗時,所以實際上這個是可以忽略的。
2.普通函數調用和函數指針調用的開銷
void (*tf)();
tf=testfunc;
測試程序修改為一個使用函數調用,一個使用函數指針調用。測試發現對時間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在第一次編寫的時候,發現在函數調用出現耗時的情況下(XX=1億),函數指針的調用要慢(release版本),調用耗時350:500。後來才發現這個影響是由於將變量申請為全局的原因,全局變量的訪問要比局部變量慢很多)。
3.函數指針和指針結構訪問的開銷
struct a {
void (*tf)();
};
測試程序修改為使用結構的函數指針,測試發現對時間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其實使用結構並不會產生影響,因為結構的訪問是固定偏移量的。所以結構變量的訪問和普通變量的訪問對於機器碼來說是一樣的。
測試結論:使用類模擬的辦法對性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