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了一下網絡通信中間件ICE的使用,粗通其皮毛,按照官方手冊依葫蘆畫瓢寫了一個程序員都喜聞樂見的“Hello World”程序,服務端和客戶端均用C++開發,通訊協議使用默認的TCP。感覺ICE的大致好處有以下兩點:
1. 平台無關性。無論客戶端或者服務端均可用現在流行的開發語言(C++ /JAVA/C#/php)進行開發,並且屏蔽語言差異性。現在比較流行的方式是客戶端用C#開發,與用C++開發的服務端直接通訊。
2. 通訊協議多樣性。現在可選擇TCP、UDP、HTTP進行通訊,如果對安全要求較高,可選擇SSL對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
另外ICE還提供一些擴展組件,實現網絡通訊的負載均衡(ICEGrid),通訊節點統一管理(ICEBOX),程序自動更新(ICEPatch)等,方便應用擴展。
如果使用過ICE的人都知道,在實現服務端或者客戶端的時候通常都要寫一些“公式化”的代碼,負責Ice通信器初始化、異常捕獲,以及應用終止後的銷毀。如下所示:
1int status=0;
2
3 Ice::CommunicatorPtr ic;
4
5 try
6
7 {
8
9 ic = Ice::initialize(argc,argv);
10
11 Ice::ObjectAdapterPtr adapter =
12
13 ic->createObjectAdapterWithEndpoints("SayHelloAdapter","tcp -h 127.0.0.1 -p 10000");
14
15 Ice::ObjectPtr object = new HelloICEI;
16
17 adapter->add(object,ic->stringToIdentity("SimpleHello"));
18
19 adapter->activate();
20
21 ic->waitForShutdown();
22
23 }
24
25 catch (const Ice::Exception & e)
26
27 {
28
29 cerr << e << endl;
30
31 status = 1;
32
33 }
34
35 catch (const char * msg)
36
37 {
38
39 cerr << msg << endl;
40
41 status = 1;
42
43 }
44
45 if ( ic )
46
47 {
48
49 try
50
51 {
52
53 ic->destroy();//關閉ICE
54
55 }
56
57 catch (const Ice::Exception & e)
58
59 {
60
61 cerr << e << endl;
62
63 status = 1;
64
65 }
66
67}
68
69
如果每次都要寫這麼多的話,第一浪費時間和精力,第二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到業務邏輯上。還有一點就是對代碼的整潔和易讀方面做的不夠好(本人略微有些代碼“潔癖”)。
閱讀官方手冊,發現ICE提供兩個工具類封裝了這些“公式化”邏輯,分別是“Application”和“Service”。
Ice::Application本身是一個抽象類,其run()函數為純虛函數,因此必須被繼承後使用。
Ice::Application 是一個單體(singleton)類,會創建單個通信器。如果你要使用多個通信器,不能使用Ice::Application來定義多個App。而至多定義一個App的實例。
其它通信器需要使用Ice::initialize()手工生成。
一般而言,Ice::Application 類對於Ice 客戶和服務器來說已經非常方便,但在有些情況下,應用可能需要作為Unix 看守(daemon)或Win32 服務運行在系統一級。對於這樣的情況,Ice 提供了Ice::Service。一個可與Ice::Application 相比的單體類,但它還封裝了低級的、 針對特定平台的初始化和關閉步驟――系統服務常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步驟。
下面介紹Ice::Service的使用方法,僅介紹開發步驟,後面附上具體例子下載。
1. 需要在服務端中引用Ice/Service.h頭文件。本人曾在此浪費了2個小時。
2. 新建一個類繼承Ice::Service,並實現其中的三個虛函數。代碼如下:
1class MyService : public Ice::Service
2
3{
4
5protected:
6
7virtual bool start(int, char *[],int&);
8
9virtual bool stop();
10
11virtual void interrupt();
12
13private:
14
15Ice::ObjectAdapterPtr m_adapter;
16
17};
18
19void MyService::interrupt()
20
21{
22
23std::cout << "Receive signal " << std::endl;
24
25Ice::Service::interrupt();
26
27}
28
29bool MyService::stop()
30
31{
32
33std::cout << "Stop running " << std::endl;
34
35return true;
36
37}
38
39bool MyService::start(int argc, char * argv[],int& status)
40
41{
42
43std::string endpoint = "tcp -h localhost -p 10000";
44
45m_adapter = communicator()->createObjectAdapterWi thEndpoints("SimpleHelloAdapter", endpoint);
46
47Ice::ObjectPtr object = new HelloICEI;
48
49m_adapter->add(object,communicator()->stringToIdentity("SimpleHello"));
50
51m_adapter->activate();
52
53return true;
54
55}
56
57
3. 在main函數中啟動服務。此處需要注意對於服務來說最常見的有安裝服務、卸載服務、啟動服務、停止服務四個操作。這四個操作分別通過啟動參數來控制。以Win32平台為例:
--service NAME
作為名叫NAME 的Windows 服務啟動。在傳給start 成員函數的參數向量中,這個選項會被移除。
但是,在應用作為Windows 服務運行之前,它必須先被安裝,因此,Ice::Service 類還支持另外一些的命令行選項,用於執行管理活動:
--install NAME [--display DISP] [--executable EXEC][ARG ...]
安裝NAME 服務。如果指定了--display 選項,就把DISP 用作服務的顯示名,否則就使用NAME。如果指定了--executable 選項,就把EXEC 用作服務的可執行路徑名,否則就使用可執行文件的路徑名來調用--install。其他任何參數都會不加改變地傳給Service::start 成員函數。注意,在啟動時傳給服務的參數集中,這個命令會自動增加命令行參數--service NAME,因此,你不需要顯式地指定這些選項。
--uninstall NAME
移除NAME 服務。如果服務目前是活動的,在反安裝之前,必須先使它停止。
--start NAME [ARG ...]
啟動NAME 服務。其他任何參數都會不加改變地傳給Service::start 成員函數。
--stop NAME
停止NAME 服務。如果指定的管理命令不止一個,或者在使用--service 的同時還使用了管理命令,就會發生錯誤。在執行了管理命令之後,程序會立即終止。Ice::Service 類支持Windows 服務控制代碼SERVICE_CONTROL_INTERROGATE 和SERVICE_CONTROL_STOP。在收到SERVICE_CONTROL_STOP 時,Ice::Service 會調用shutdown 成員函數。
在Visual Studio中設置啟動參數—install MyService,可在系統服務中注冊名為“MyService”的服務。
啟動服務端程序可以在系統服務列表中看到MyService已經作為服務注冊進去了。
4. 至此ICE的服務端即可作為系統服務的形式存在與客戶端進行通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