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很長時間的實踐,終於搞清楚了。類或者鏈表等,在指針賦值的時候,會使用新的指針。比如:
? 1 2 3Foo a = c;
Foo b =
new
Foo();
Foo a = b;
這種情況下,會把b的指針傳給a,a不再指向c,a以後的操作都會對b生效。
如下情況下:
Foo b =
new
Foo();
Foo a{
get
{
return
b;}}
這種情況下,表示a無法被修改,但是如果你a.bar = 5;的話,那麼是可以修改的,為什麼呢?因為此時任何針對a的屬性的修改,本質上都是對b的修改,只有a = c;是不可以的。可以簡單理解為a = c;是指針的賦值,而a.bar = 5;只是所指對象的屬性發生改變。
綜上所述:
如果你希望a是一個僅指向b的替身,那麼就可以後後面這個方法了。好處就是,可以隨意修改a的屬性,也就是b的屬性,但是a永遠會指向b,不會被篡改。
如果希望多次使用a,那麼只能用第一種方法。但是如果搞不清楚用錯的話,會經常不小心修改到原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