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是世界上最受誤解的語言,其實C++何嘗不是。坊間流傳的錯誤的C++學習方法一抓就是一大把。我自己在學習C++的過程中也走了許多彎路,浪費了不少時間。
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多錯誤認識?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C++語言的細節太多。二是一些著名的C++書籍總在(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暗示語言細節的重要性和有趣。三是現代C++庫的開發哲學必須用到一些犄角旮旯的語言細節(但注意,是庫設計,不是日常編程)。這些共同塑造了C++社群的整體心態和哲學。
單是第一條還未必能夠成氣候,其它語言的細節也不少(盡管比起C++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就拿javascript來說,作用域規則,名字查找,closure,for/in,這些都是細節,而且其中還有違反直覺的。但許多動態語言的程序員的理念我猜大約是學到哪用到哪罷。但C++就不一樣了,學C++之人有一種類似於被暗示的潛在心態,就是一定要先把語言核心基本上吃透了才能下手寫出漂亮的程序。這首先就錯了。這個意識形成的原因在第二點,C++書籍。市面上的C++書籍不計其數,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講語言細節的書太多——《C++ gotchas》,《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但無可厚非的是,C++是這樣一門語言:要拿它滿足現代編程理念的需求,尤其是C++庫開發的需求,還必須得關注語言細節,乃至於在C++中利用語言細節已經成了一門學問。比如C++模板在設計之初根本沒有想到模板元編程這回事,更沒想到C++模板系統是圖靈完備的,這也就導致了《Modern C++ Design》和《C++ Template Metaprogramming》的驚世駭俗。
這些技術的出現為什麼驚世駭俗,打個比方,就好比是一塊大家都認為已經熟悉無比,再無秘密可言的土地上,突然某天有人挖到原來地下還蘊藏著最豐富的石油。在這之前的C++雖然也有一些細節,但也還算容易掌握,那可是C++程序員們的happy old times,因為C++的一切都一覽無余,everything is figured out。然而《Modern C++ Design》的出世告訴人們,“瞧,還有多少細節你們沒有掌握啊。”於是C++程序員們久違的激情被重燃起來,奮不顧身的踏入細節的沼澤中。尤其是,模板編程將C++的細節進一步挖掘到了極致——我們干嘛關心涉及類對象的隱式轉換的優先級高低?看看boost::is_base_of就可以知道有多詭異了。
但最大的問題還在於,對於這些細節的關注還真有它合適的理由:我們要開發現代模板庫,要開發active library,就必須動用模板編程技術,要動用模板編程技術,就必須利用語言的犄角旮旯,enable_if,type_traits,甚至連早就古井無波的C宏也在亂世中重生,看看boost::preprocessor有多詭異就知道了,連C宏的圖靈完備性(預編譯期的)都被挖掘出來了。為什麼要做這些?好玩?標榜?都不是,開發庫的實際需求。但這也正是最大的悲哀了。在boost裡面因實際需求而動用語言細節最終居然能神奇的完成任務的最好教材就是boost::foreach,這個小設施對語言細節的發掘達到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不信你先試著自己去看看它的源代碼,再看看作者介紹它的文章吧。而boost::typeof也不甘其後——C++語言裡面有太多被“發現”而不是被“發明”的技術。難道最初無意設置這些語言規則的家伙們都是oracles?
因為沒有variadic templates,人們用宏加上缺省模板參數來實現類似效果。因為沒有concepts,人們用模板加上析構函數的細節來完成類似工作。因為沒有typeof,人們用模板元編程和宏加上無盡的細節來實現目標… C++開發者們的DIY精神不可謂不強。
然而,如果僅僅是因為要開發優秀的庫,那麼涉及這些細節都還是情有可原的,至少在C++09出現並且編譯器廠商跟上之前,這些都還能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我們廣大的C++程序員呢?大眾是容易被誤導的,我也曾經是。以為掌握了更多的語言細節就更牛,但實際卻是那些語言細節十有八九是平時編程用都用不到的。C++中眾多的細節雖然在庫設計者手裡面有其用武之地,但普通程序員則根本無需過多關注,尤其是沒有實際動機的關注。一般性的編碼實踐准則,以及基本的編程能力和基本功,乃至基本的程序設計理論以及算法設計。才是真正需要花時間掌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