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錄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完全是因為學生們在實際開發中遇到的問題,一個對象占用的內存空間總不被釋放,導致系統內存不斷攀升,其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對“對象的生與死”不清楚,或者從來沒有認真去考慮過這件事,確實一個對象在被聲音,初始化,使用或者最後被系統回收,整個的過程與我們關系確實不大,我們開發人員直接用就行了,對於C#這種托管語言你沒必要去自己回收它,但有時,我們多了解一點系統的回收機制,對我們的程序還是很有好處的。
1 類對象,靜態對象,使用static修飾符進行聲明,作用域為整個類(所有實體公有),當你的程序運行期間它一直不會被回收,直到你的進程結束(所以使用它要注冊,大數據一般不用類對象存儲)
2 類級別的實例對象,它定義在類裡,方法體外面,作用域為整個類的當前實例,它的回收時機我們無法確定,當然你可以手動進行 GC.Collect()來馬上釋放它,否則由系統的垃圾回收機制管理它
3 方法級別的實例對象,局部對象,它定義在方法內部,作用域為當前方法體,方法執行完成後,自動釋放
代碼中的實驗
public class Product { ~Product() { Logger.LoggerFactory.Instance.Logger_Info("Product對象已經被釋放");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ProductConfig { ~ProductConfig() { Logger.LoggerFactory.Instance.Logger_Info("ProductConfig對象已經被釋放");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 <summary> /// 類級別的 /// </summary> ProductConfig productConfig = new ProductConfig(); public ActionResult Create() { /// <summary> /// 實例成員,方法體裡 /// </summary> Product product = new Product(); GC.Collect();//清除全局實例成員,否則全局實例對象將不會馬上清楚,它會等待垃圾回收 return View(); }
上面代碼在執行後,會寫入日志文件,由於在方法裡使用了GC.Collect()方法,這時全局實例對象ProductConfig將會在方法執行後被釋放,如果不加這個方法,那麼ProductConfig何時釋放,我們是不知道的。
Dispose模式
對上面的操作是我們刻意去進行的,意思就是讓大家看到,對象何時會被釋放,而對象在被釋放後,會執行類的析構方法(~開頭的),它在C#裡很少被使用,或者我們很少關注它,因為你不去實現它,系統垃圾回收結束後也會去調用它,這是對於托管資源說的,我們在C#這個開發語言裡,有時也會涉及到使用一些“非托管”資源,比如數據庫連接,網絡通訊,文件訪問等等,它們是不受當前Frameworks CLR控制的,或者說CLR也控制不了它,因為它已經脫離了當前應用程序,這也算是合情合理,這時,這些非托管資源會實現自己的“資源釋放”方法,好Dispose,大家如果有心的話,都會發現像文件,SQL連接,socket,Tcp等對象,都有Dispose方法,它的意思就是釋放當前對象,而我們在使用它們時,如何把非托管與托管對象結合起來,一起把對象釋放呢,這就是現在要說的Dispose模式
/// <summary> /// 實現IDisposable,對非托管系統進行資源回收 /// 作者:倉儲大叔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DisposableBase : IDisposable { /// <summary> /// 標准Dispose,外界可以直接調用它 /// </summary> public void Dispose() { Logger.LoggerFactory.Instance.Logger_Debug("Dispose"); this.Dispose(true);////釋放托管資源 GC.SuppressFinalize(this);//請求系統不要調用指定對象的終結器. //該方法在對象頭中設置一個位,系統在調用終結器時將檢查這個位 } private void Dispose(bool disposing) { if (!_isDisposed)//_isDisposed為false表示沒有進行手動dispose { //清理托管資源和清理非托管資源 Finalize(disposing); } Logger.LoggerFactory.Instance.Logger_Debug("Dispose complete!"); _isDisposed = true; } /// <summary> /// 由子類自己去實現自己的Dispose邏輯(清理托管和非托管資源) /// </summary> /// <param name="disposing"></param>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Finalize(bool disposing); private bool _isDisposed; /// <summary> /// 是否完成了資源的釋放 /// </summary> public bool IsDisposed { get { return this._isDisposed; } } /// <summary> /// 析構方法-在類被釋放前被執行 /// </summary> ~DisposableBase() { Logger.LoggerFactory.Instance.Logger_Debug("析構方法"); //執行到這裡,托管資源已經被釋放 this.Dispose(false);//釋放非托管資源,托管資源由終極器自己完成了 } }
使用它
public class ZzlTools : DisposableBase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Finalize(bool disposing) { if (!disposing) { //清除托管 } //清理非托管 } }
通過大叔整理的Dispose基類,我們可以看到,外界的對象只要實現Finalize方法即可,把自己需要釋放的對象寫在Finalize裡就行了,簡單!
最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個經驗,學習基礎知識,就像修煉內功,我們一定要打好根基,才能更上一層樓!
謝謝閱讀!
回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