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飾符用於聲明在外部實現的方法。extern 修飾符的常見用法是在使用 Interop 服務調入非
托管代碼時與 DllImport 屬性一起使用;在這種情況下,該方法還必須聲明為 static,如下面的示例所示:[DllImport("avifil32.dll")]
private static extern void AVIFileInit();
注意
extern 關鍵字還可以定義外部程序集別名,使得可以從單個程序集中引用同一組件的不同版本。
將 abstract(C# 參考)和 extern 修飾符一起使用來修改同一成員是錯誤的。使用 extern 修飾符意味著方法在 C# 代碼的外部實現,而使
用 abstract 修飾符意味著在類中未提供方法實現。注意
extern 關鍵字在使用上比在 C++ 中有更多的限制。若要與 C++ 關鍵字進行比較,請參見 C++ Language Reference 中的 Using extern to
Specify Linkage。
在該示例中,程序接收來自用戶的字符串並將該字符串顯示在消息框中。程序使用從 User32.dll 庫導入的 MessageBox 方法。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class MainClass { [DllImport("User32.dll")] 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MessageBox(int h, string m, string c, int type); //hovertree.com static int Main() { string myString; Console.Write("Enter your message: "); myString = Console.ReadLine(); return MessageBox(0, myString, "My Message Box", 0); } }
此示例使用 C 程序創建一個 DLL,在下一示例中將從 C# 程序調用該 DLL。
[cpp]// cmdll.c 何問起 // compile with: /LD int __declspec(dllexport) SampleMethod(int i) { return i*10; }
該示例使用兩個文件 CM.cs 和 Cmdll.c 來說明 extern。C 文件是示例 2 中創建的外部 DLL,它從 C# 程序內調用。
[c-sharp]// cm.cs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public class MainClass { [DllImport("Cmdll.dll")] 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SampleMethod(int x); //hovertree.com static void Main() { Console.WriteLine("SampleMethod() returns {0}.", SampleMethod(5)); } }
輸出
SampleMethod() returns 50.
生成項目:
使用 Visual C++ 命令行將 Cmdll.c 編譯為 DLL:cl /LD Cmdll.c使用命令行編譯 CM.cs:csc CM.cs這將創建可執行文件 CM.exe。運行此程
序時,SampleMethod 將值 5 傳遞到 DLL 文件,該文件將此值乘以 10 返回extern "C"
extern "C" 包含雙重含義,從字面上即可得到:首先,被它修飾的目標是“extern”的;其次,被它修飾的目標是“C”的。讓我們來詳細解讀這兩重含義。
(1) 被extern "C"限定的函數或變量是extern類型的;
extern是C/C++語言中表明函數和全局變量作用范圍(可見性)的關鍵字,該關鍵字告訴編譯器,其聲明的函數和變量可以在本模塊或其它模塊中使用。記住,下列語句:
extern int a;
僅僅是一個變量的聲明,其並不是在定義變量a,並未為a分配內存空間。變量a在所有模塊中作為一種全局變量只能被定義一次,否則會出現連接錯誤。
通常,在模塊的頭文件中對本模塊提供給其它模塊引用的函數和全局變量以關鍵字extern聲明。例如,如果模塊B欲引用該模塊A中定義的全局變量和函數時只需包含模塊A的頭文件即可。這樣,模塊B中調用模塊A中的函數時,在編譯階段,模塊B雖然找不到該函數,但是並不會報錯;它會在連接階段中從模塊A編譯生成的目標代碼中找到此函數。
實例:
//cppExample.h #ifndef MODULE_A_H #define MODULE_A_H extern int foo( int x, int y );// 聲明函數,其為extern類型 #endif ////////////////////////////////////////////////////////////////////////////////////////////// //hovertree.com ////////////////////////////////////////////////////////////////////////////////////////////// //cppExample.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ppExample.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oo( int x, int y )//定義extern類型的函數 { cout << x+y; return 0; } //////////////////////////////////////////////////////////////////////////////////////////////////// //main.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cppExample.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foo(5,6);//函數調用 } /////////////////////////////////////////////////////////////////////////////////////////////////////
這裡呢,就有了個疑問:其實如果再cppExample.h中聲明了一個全局函數int foo(Int x, int y),然後在main.cpp中調用foo函數,其都是一樣的,都可以成功編譯,函數成功調用,那這個extern到底有什麼用呢,不是多此一舉麼?(暫放,以後補充)
與extern對應的關鍵字是static,被它修飾的全局變量和函數只能在本模塊中使用。因此,一個函數或變量只可能被本模塊使用時,其不可能被extern “C”修飾。
(2) 被extern "C"修飾的變量和函數是按照C語言方式編譯和連接的;
未加extern “C”聲明時的編譯方式
首先看看C++中對類似C的函數是怎樣編譯的。
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語言,C++支持函數重載,而過程式語言C則不支持。函數被C++編譯後在符號庫中的名字與C語言的不同。例如,假設某個函數的原型為:
void foo( int x, int y );
該函數被C編譯器編譯後在符號庫中的名字為_foo,而C++編譯器則會產生像_foo_int_int之類的名字(不同的編譯器可能生成的名字不同,但是都采用了相同的機制,生成的新名字稱為“mangledname”)。_foo_int_int這樣的名字包含了函數名、函數參數數量及類型信息,C++就是靠這種機制來實現函數重載的。例如,在C++中,函數void foo( int x, int y )與void foo( int x, float y)編譯生成的符號是不相同的,後者為_foo_int_float。
同樣地,C++中的變量除支持局部變量外,還支持類成員變量和全局變量。用戶所編寫程序的類成員變量可能與全局變量同名,我們以"."來區分。而本質上,編譯器在進行編譯時,與函數的處理相似,也為類中的變量取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這個名字與用戶程序中同名的全局變量名字不同。
未加extern "C"聲明時的連接方式
假設在C++中,模塊A的頭文件如下:
// 模塊A頭文件 moduleA.h #ifndef MODULE_A_H #define MODULE_A_H int foo( int x, int y ); #endif 在模塊B中引用該函數: // 模塊B實現文件 moduleB.cpp #include "moduleA.h" foo(2,3); //hovertree.com
實際上,在連接階段,連接器會從模塊A生成的目標文件moduleA.obj中尋找_foo_int_int這樣的符號!
加extern "C"聲明後的編譯和連接方式
加extern "C"聲明後,模塊A的頭文件變為:
// 模塊A頭文件 moduleA.h #ifndef MODULE_A_H #define MODULE_A_H extern "C" int foo( int x, int y ); #endif //hovertree.com
在模塊B的實現文件中仍然調用foo( 2,3 ),其結果是:
(1)模塊A編譯生成foo的目標代碼時,沒有對其名字進行特殊處理,采用了C語言的方式;
(2)連接器在為模塊B的目標代碼尋找foo(2,3)調用時,尋找的是未經修改的符號名_foo。
如果在模塊A中函數聲明了foo為extern "C"類型,而模塊B中包含的是extern int foo( int x, int y ) ,則模塊B找不到模塊A中的函數;反之亦然。
所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extern“C”這個聲明的真實目的(任何語言中的任何語法特性的誕生都不是隨意而為的,來源於真實世界的需求驅動。我們在思考問題時,不能只停留在這個語言是怎麼做的,還要問一問它為什麼要這麼做,動機是什麼,這樣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許多問題):
二. extern "C"的慣用法
(1)在C++中引用C語言中的函數和變量,在包含C語言頭文件(假設為cExample.h)時,需進行下列處理:
extern "C" { #include "cExample.h" }
而在C語言的頭文件中,對其外部函數只能指定為extern類型,C語言中不支持extern "C"聲明,在.c文件中包含了extern "C"時會出現編譯語法錯誤。
筆者編寫的C++引用C函數例子工程中包含的三個文件的源代碼如下:
/* c語言頭文件:cExample.h */ #ifndef C_EXAMPLE_H #define C_EXAMPLE_H extern int add(int x,int y); #endif /* c語言實現文件:cExample.c */ #include "cExample.h" int add( int x, int y ) { return x + y; } // c++實現文件,調用add:cppFile.cpp //以下這段可以替換成 extern "C" int foo(int x, int y); extern "C" { #include "cExample.c" } //替換結束 hovertree.com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dd(2,3); return 0; }
如果C++調用一個C語言編寫的.DLL時,當包括.DLL的頭文件或聲明接口函數時,應加extern "C" { }。
(2)在C中引用C++語言中的函數和變量時,C++的頭文件需添加extern "C",但是在C語言中不能直接引用聲明了extern "C"的該頭文件,應該僅將C文件中將C++中定義的extern "C"函數聲明為extern類型。
筆者編寫的C引用C++函數例子工程中包含的三個文件的源代碼如下:
//C++頭文件 cppExample.h #ifndef CPP_EXAMPLE_H #define CPP_EXAMPLE_H extern "C" int add( int x, int y ); #endif //---------------------------------------------------------// //C++實現文件 cppExample.cpp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ppHeader.h" int add( int x, int y ) { return x + y; } //---------------------------------------------------------- #include<stdio.h> /* C實現文件 cFile.c /* 這樣會編譯出錯:#include "cExample.h" */ extern int add( int x, int y ); int main() { int a = add(2,3); return 0; } //hovertree.com
轉自:http://hovertree.com/h/bjaf/1iogox2j.htm
http://www.cnblogs.com/sosoft/p/ti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