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一篇 @雲菲菲 的關於基於正則的INI輔助類文章:http://www.cnblogs.com/yunfeifei/p/4081977.html,作者寫的不錯。還看到評論處有一個的地址:https://devlib.codeplex.com/SourceControl/latest#main/product/Codes/DevLib.Configuration/IniEntry.cs,也是基於ini的一些便捷性封裝類。後者顯然比前者場合通用性強一些,前者則是簡單易用,很方便。但是總體來說都很不錯了。本人學淺,求勿噴!~!~
後面我想了一下,何不自己也些個ini輔助類?這樣一來便有了下文,這個ini類有以下幾個優點:
1.加快訪問速度。
我確實是個喜歡重新造輪子的人,因為我空余時間多。對於這種編程方面的基礎設施,還是有所講究的。敲代碼能省則省。很多人可能會說ini操作實在太簡單了,沒必要重新造輪子。要知道,別人寫的不一定性能都很好。微軟提供的win32api中【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GetPrivateProfileString】這樣的函數,看起來非常方便了,但是其實很雞肋。
因為GetPrivateProfileString是讀取一次要訪問一下磁盤,如果想讀取很多個鍵值對,那效率簡直不忍直視!
System.Diagnostics.Stopwatch stopwatch = new System.Diagnostics.Stopwatch(); string path = @"D:\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SenderRobot\SenderRobot.ini"; stopwatch.Start();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List<IniStruct> iniStructs = Ini.ReadValues(path);//這裡我特意用了批量讀取的方法 } string a = stopwatch.Elapsed.ToString();//INI類方法讀取所用的時間 stopwatch.Reset(); stopwatch.Start();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Util.ReadIniValue("應該模式", "sss", path); } stopwatch.Stop(); string b = stopwatch.Elapsed.ToString();//微軟的函數讀取所用的時間
自己修改然後對比一下效率看看!我是讀取一次,就把所有的鍵值對全部取出來放在內存裡了。而微軟則是要讀取很多次才能達到這個效果,所以效率可想而知!這樣在自己如果有程序要在啟動的時候加載很多參數的話,能讓磁盤多活幾年不說,讀取速度也是飛一樣的感覺!
2.另外我增加了對ini注釋的功能加強。很多人在ini裡直接用中文作為鍵。這樣一來,你的程序不是自降等級,感覺太山寨化了。用英文的作為鍵,並不是崇洋哦。這個INI類,既能批量讀取的同時把注釋也一並讀取了,還能在代碼裡寫入注釋到ini文件裡,這個功能恐怕微軟的api做不到吧。
3.ini的輔助類操作簡單。這個類對所有人都沒有門檻。就那麼幾個函數。其中有能靜態static訪問的,也有要實例化之後才能操作的。靜態的方便一次性操作。實例化訪問的在是方便經常操作的。
後了,我也說不出更多的優勢了。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用用。
對於本地小批量數據的保存,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ini
2.xml
3.本地數據庫
4.至於直接用文本的就直接忽略吧。太非主流了。
5.最近流行的protobuf
先說ini:
ini是比較古老的存儲方式了。在win2000的時代就已經很流行了。方便快捷
xml則後期新秀,比較標准化。很多場合可以直接取代ini。但是如果是小型程序裡,ini絕對是最適合的,除了性能方面的考慮,xml格式的太過嚴格也是原因之一。
本地數據庫通常用來保存大數據。比如常用的litesql等。小程序的話就算了吧。有這個寫sql語句的時間人家已經把整個都寫完 。
protobuf是谷歌貢獻給開源社區的文件傳輸格式,主要用來通過網絡收發信息。protocol的高效率和xml比起來,據稱至少要快xml 100倍。protocol是直接二進制保存,規則也較為簡單,因此解析速度必然會比xml要快很多,而且更省流量!
其實,還有一種某大公司開發的編碼格式,也是和protobuf類似的。叫unistruct(unipacket)官方沒有對外的編碼。只是從它的產品逆向獲知的。這種格式也是非常緊湊。傳輸也很得心應手。
好了不多說了,給大家傳上c#類,希望朋友們有幫助!
附件:http://files.cnblogs.com/uu102/Ini.rar
?業谝環從κ撬蛋〔皇前。?輝趺疵粵蛋 N揖醯煤芏郃IESECer可能都跟我有相似的經歷吧,在周圍人提到是否很迷戀AIESEC時第一反應都是否認的態度,生怕讓對方覺得AIESEC是個傳X組織,讓對方覺得自己失去了判斷力,讓對方覺得AIESEC占據了自己生活的全部。掛掉電話我仔細想了想,確實AIESEC占據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每天關於AIESEC的郵件占據了收件箱的80%,每天打的電話發的短息與AIESEC有關的占據了50%,每天關於AIESEC的分享和狀態占據了60%,AIESEC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為什麼我要選擇做AIESEC,為什麼我要讓AIESEC占據我如此之多的時光。我完全可以拿這些時間來自習,看電影,追美劇,逛淘寶,壓馬路,過過我有滋有味的小資生活,可為什麼我要讓自己成為一名每天忙到頭大的AIESECer。我不否認當初加AIESEC的想法很功利,我想做志願者,我想出國,而AIESEC剛好能夠提供。但是漸漸這早已不是我留在AIESEC的理由。真正讓我留在AIESEC,這麼投入做AIESEC的理由是,AIESEC讓我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很多人說做AIESEC沖擊了太多學習的時間,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在AIESEC的每一天我都在學習,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在AIESEC,我學會如何與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溝通,而不讓他們覺得和大一的我有任何溝通困難或代溝;我在周圍的同學還不清楚CV是什麼的時候就開始學著幫大三大四研究生改CV,改Cover Letter,寫First Letter;我學會如何與各國TN Manager溝通,如何從他們那裡索取我需要的信息;我學會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經濟學和市場知識做Raise,如何分析TN市場,又如何根據市場分析尋找我們需要的實習生,如何根據實習生的需要設計Raise方案;成為Team Leader,我開始更加關注任何關於Leadership的材料,學習如何發展團隊,如何發現每個隊員的優勢並加以發揮,如何去Motivate,如何創造團隊文化;做Interviewer,讓我學會從哪些方面那哪些細節評判一個人在面試中的表現,同時也發現自己在面試中的不足;成為CI OC,我逼自己學習Design,捧著一本PS教程邊翻邊做,雖然花了數倍於他人的時間最終還是設計出讓自己滿意的OC PIN和Poster,為幫CD剪Roll call又逼自己去學如何做視頻;成為OC Logistics,我學著做Market Research,從中挑選出性價比最高的店,努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縮成本。在AIESEC,我學會了利用一切接觸到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小軟件和各種應用網站,我開始選擇去看一些有關市場有關管理的非專業性書籍,我習慣把自己隨時蹦出來的一些小point記下來找機會和其他AIESECer和VP deeptalk。在AIESEC,我漸漸發現自己溝通能力的不足,發現自己speech能力的不足,發現自己英語口語能力的不足,發現自己領導力的不足,發現自己各種技術能力的不足,發現自己性格的不足。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在AIESEC一路走來,我已不記得自己犯過多少錯,但在這裡我不怕犯錯,因為錯的越多,越能夠讓我漸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去學習,去彌補,去總結,最後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也正是這一份份經歷的累積,讓我逐漸深刻的理解了那句Every Experience Matters.Every Experience makes me to be a better man.我為什麼做AIESECer,不僅僅是因為我......余下全文>>
我沒C語言的。我只有一本C#入門經典第三版(PDF格式),你要不要
我是個電腦白癡,只是有這種書。根本就不學這個。所以我也沒什麼建議給你
已經發給你了。文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