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對於編程這個工作,我開始一直是這樣認為的,還是我們現在好。比如說語言發展了,發展成更容易理解和編程了;工具也發展了,編程的時候更方便了,比如說現在的智能提示。
但是這樣理解好像有點片面了,如果不理解一個技術的發展歷史就很難真正理解它。C# 泛型編程是2.0就有的,可是自己的理解還不夠,特此好好總結一下。
C# 泛型及機制
C#泛型演示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ck<int> test = new Stack<int>(); test.Push(10); Console.WriteLine(test.GetResult()); Console.Read(); } } class Stack<T> { private T[] store; private int size; public Stack() { store = new T[10]; size = 0; } public void Push(T x) { store[size++] = x; } public T Pop() { return store[--size]; } public string GetResult() { return store[--size].ToString(); } } }
C#泛型簡介
所謂泛型,即通過參數化類型來實現在同一份代碼上的操作多種數據類型。泛型編程是一種編程范式,它利用“參數化類型”將類型抽象化,從而實現更為靈活的復用。
C#泛型賦予了代碼更強的類型安全,更好的復用,更高的效率,更清晰的約束
C#泛型機制簡介
C#泛型能力由CLR在運行時支持,區別於C++ 的編譯時模板機制,和Java的編譯時“ 搽拭法” 。這使得泛型能力可以在各個支持CLR的語言之間進行無縫的互操作。
C#泛型代碼在被編譯為IL 代碼和元數據時,采用特殊的占位符來表示泛型類型,並用專有的IL 指令支持泛型操作。而真正的泛型實例化工作以“on-demand” 的方式,發生在JIT編譯時。
C#泛型編譯機制
第一輪編譯時,編譯器只為Stack<T>類型產生“ 泛型版” 的IL 代碼與元數據——並不進行泛型類型的實例化,T在中間只充當占位符
JIT編譯時,當JIT編譯器第一次遇到Stack<int>時,將用int替換“ 泛型版”IL代碼與元數據中的T——進行泛型類型的實例化。
CLR 為所有類型參數為“ 引用類型” 的泛型類型產生同一份代碼;但如果類型參數為“ 值類型” ,對每一個不同的“ 值類型” ,CLR將為其產生一份獨立的代碼
C#泛型的幾個特點
如果實例化泛型類型的參數相同,那麼JIT編譯器會重復使用該類型,因此C#的動態泛型能力避免了C++ 靜態模板可能導致的代碼膨脹的問題。
•C#泛型類型攜帶有豐富的元數據,因此C#的泛型類型可以應用於強大的反射技術。
•C#的泛型采用“ 基類, 接口, 構造器, 值類型/引用類型” 的約束方式來實現對類型參數的 “ 顯式約束” ,提高了類型安全的同時,也喪失了C++ 模板基於“ 簽名” 的隱式約束所具有的高靈活性。
泛型類型
C#泛型類與結構
class C<U, V> { } //合法 class D : C<string, int> { } //合法 class E<U, V> : C<U, V> { } //合法 class F<U, V> : C<string, int> { } //合法 //非法 //class G : C<U, V> { };
C#除可單獨聲明泛型類型(包括類與結構)外,也可在基類中包含泛型類型的聲明。但基類如果是泛型類,它的類型參數要麼已實例化,要麼來源於子類(同樣是泛型類型)聲明的類型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