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編程語言,尤其在深度學習、數據科學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由於其解釋執行的屬性,Python 較低的性能很影響它在計算密集(比如多重 for 循環)的場景下發揮作用,實在讓人又愛又恨。如果你是一名經常需要使用 Python 進行密集計算的開發者,我相信你肯定會有下面的類似經歷:
我的 Python 程序裡面有個很大的 for 循環,循環體裡面全是密集的計算,跑起來好慢啊...
我的程序裡面只有一小部分計算是性能瓶頸,雖然可以用 C++ 改寫然後用 ctypes 綁定一下,但是那樣會很麻煩,還會有在別的機器上編譯不了的風險。我希望所有的工作都能在一個 Python 腳本中完成!
我之前是忠實的 C++/Fortran 用戶,但是最近周圍的同學用 Python 的越來越多,我也想試試 Python,但是無奈很多祖傳代碼用 Python 改寫以後就會慢 100 多倍,我接受不了...
我的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圖片數據,而需要的圖像處理功能 OpenCV 又不提供,只能自己手寫兩重 for 循環,在 Python 裡面這麼搞真是太痛苦了 ...
如果你有類似的煩惱,那真的值得了解一下 Taichi。我來簡單介紹一下:Taichi 是一個嵌入在 Python 中的領域特定語言,其一大功能就是加速 Python,讓 Python 代碼跑得和 C++ 甚至 CUDA 一樣快。Taichi 通過自己的編譯器將被 @ti.kernel
修飾的函數編譯到各種硬件上,包括 CPU 和 GPU,然後高性能執行。
由於 Taichi 開發者社區花了大量的精力優化 Taichi 在 Python 中的使用體驗,所有的 Taichi 功能都可以在 import taichi as ti
以後使用,Taichi 本身也可以使用 pip 進行安裝。當然,Taichi 也可以與常用的 Python 包(numpy、matplotlib、PyTorch 等)進行交互。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通過三個計算例子來演示如何使用 Taichi 讓你的 Python 輕松加速 > 50 倍。這三個例子是:1. 計算質數數目;2. 動態規劃求解最長公共子序列;3. 求解反應-擴散方程。
https://github.com/taichi-dev/faster-python-with-taichi
作為開胃小菜,我們先做一個小實驗:計算小於給定正整數 的素數的個數。相信任何對 Python 有基礎了解的人都不難寫出類似下面這樣的解法:
"""Count the number of primes in range [1, n].
"""
def is_prime(n: int):
result = True
for k in range(2, int(n ** 0.5) + 1):
if n % k == 0:
result = False
break
return result
def count_primes(n: int) -> int:
count = 0
for k in range(2, n):
if is_prime(k):
count += 1
return count
print(count_primes(1000000))
這個方法的思路簡單且粗暴:我們用一個函數 is_prime
來判斷某個正整數 是不是素數,是素數則返回 1,不是則返回 0。這只要遍歷檢查從 2 到 之間是否有整數能夠整除 即可。然後將小於 的全部整數依次代入此函數並統計結果。將上面的代碼保存為 count_primes.py
,在命令行運行:
time python count_primes.py
在我的電腦上輸出的運行結果是:
78498
real 0m2.235s
user 0m2.235s
sys 0m0.000s
耗時 2.235 秒。也許代碼中 設置成一百萬對你的電腦來說太輕松了,要不要把 改成一千萬試試?我打賭不管你的電腦多麼高端,你起碼都要等個半分鐘才能看到結果。
好了下面是魔法時刻:我們不修改上面的函數體,只 import 一個“庫”,然後給兩個函數分別加一個裝飾器:
"""Count the number of primes below a given bound.
"""
import taichi as ti
ti.init()
@ti.func
def is_prime(n: int):
result = True
for k in range(2, int(n ** 0.5) + 1):
if n % k == 0:
result = False
break
return result
@ti.kernel
def count_primes(n: int) -> int:
count = 0
for k in range(2, n):
if is_prime(k):
count += 1
return count
print(count_primes(1000000))
仍然運行 time python count_primes.py
命令,輸出的結果是:
78498
real 0m0.363s
user 0m0.546s
sys 0m0.179s
速度直接 x6! 而將 改成一千萬的話,Taichi 的耗時只會增加到 0.8s 左右,而 Python 則需要大約 55 秒,Taichi 直接加速了 70 倍!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 ti.init
中加上 ti.init(arch=ti.gpu)
參數,指定 Taichi 使用 GPU 來進行計算。在 GPU 上同樣的計算 Taichi 只花了不到 0.45 秒,比 Python 足足快了 120 倍!你可以運行這裡的代碼親身體會一下。
上面這個計算素數的例子使用的方法有點土,作為習題還可以,但在實際生產中就顯得不那麼實用了。我們接下來看一個實際中普遍使用的算法。
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是一類特別實用的算法,這類算法的哲學是以空間換時間,通過存儲中間計算結果來減少重復計算量。我們這裡選擇一個求解最長公共子序列(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 LCS)的例子 (算法導論的讀者有木有)。
插播兩個來自淵鳴的《算法導論》小故事:
筆者小時候買過一本《算法導論》,書中提到四位作者都來自“麻雀理工學院”。當時還很好奇:怎麼會有學校叫這麼奇怪的名字... 過了一陣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成了盜版書籍的受害者。
10 年後,我還真的來到了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士,一年後進行碩士論文答辯(MIT 叫做 Research Qualification Exam),我自然就帶著 Taichi 的論文去了。答辯委員會裡面有一位慈祥的教授,Charles E. Leiserson,嗯,就是《算法導論》的作者之一,“CLRS” 之中的 L。
言歸正傳。所謂子序列,就是一個序列的子集,但是保持它們在原序列中的順序。比如說 [1, 2, 1]
是 [1, 2, 3, 1]
的子序列,而 [3, 2]
則不是。我們這裡考慮對兩條給定的序列,求出它們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長度。最長公共子序列就是兩個序列的所有公共子序列中最長的一條 (這個最長子序列未必唯一,但它的長度是唯一確定的)。
舉個例子:
a = [0, 1, 0, 2, 4, 3, 1, 2, 1]
和
b = [4, 0, 1, 4, 5, 3, 1, 2]
的最長公共子序列是
LCS(a, b) = [0, 1, 4, 3, 1, 2]
最長公共子序列有很多應用。比如大家日常使用的 Linux diff 命令和 git 工具(比較兩個文件之間的相似度),還有生物信息學中判斷兩段基因的相似度(把數字換成 ACGT 就行),其中的實現都用到了 LCS。
動態規劃計算 LCS 的想法是我們依次求解序列 a
的前 i
個元素和序列 b
的前 j
個元素的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長度,通過讓 i
和 j
逐漸增加我們就逐步得出了最終的結果。我們用 f[i, j]
表示 LCS((prefix(a, i), prefix(b, j)
,其中 prefix(a, i)
表示序列 a
的前 i
個元素,即 a[0], a[1], ..., a[i - 1]
。這樣我們就得到遞推式:
f[i, j] = max(f[i - 1, j - 1] + (a[i - 1] == b[j - 1]),
max(f[i - 1, j], f[i, j - 1]))
於是,一個 LCS 算法用 Python 可以很自然地書寫為:
for i in range(1, len_a + 1):
for j in range(1, len_b + 1):
f[i, j] = max(f[i - 1, j - 1] + (a[i - 1] == b[j - 1]),
max(f[i - 1, j], f[i, j - 1]))
這裡我們給出一個 Taichi 的加速實現:
import taichi as ti
import numpy as np
ti.init(arch=ti.cpu)
benchmark = True
N = 15000
f = ti.field(dtype=ti.i32, shape=(N + 1, N + 1))
if benchmark:
a_numpy = np.random.randint(0, 100, N, dtype=np.int32)
b_numpy = np.random.randint(0, 100, N, dtype=np.int32)
else:
a_numpy = np.array([0, 1, 0, 2, 4, 3, 1, 2, 1], dtype=np.int32)
b_numpy = np.array([4, 0, 1, 4, 5, 3, 1, 2], dtype=np.int32)
@ti.kernel
def compute_lcs(a: ti.types.ndarray(), b: ti.types.ndarray()) -> ti.i32:
len_a, len_b = a.shape[0], b.shape[0]
ti.loop_config(serialize=True) # 避免 Taichi 自動並行
for i in range(1, len_a + 1):
for j in range(1, len_b + 1):
f[i, j] = max(f[i - 1, j - 1] + (a[i - 1] == b[j - 1]),
max(f[i - 1, j], f[i, j - 1]))
return f[len_a, len_b]
print(compute_lcs(a_numpy, b_numpy))
將上面的代碼保存為 lcs.py
,然後在終端運行:
time python lcs.py
得到的結果為(具體結果每次未必一致):
2721
real 0m1.409s
user 0m1.112s
sys 0m0.549s
我們在代碼中同時提供了分別使用 Taichi 和 Numpy 計算的版本,在我的電腦上對兩個長度是 N=15000
的隨機序列進行計算 Taichi 版本大約需要 0.9 秒,而 Python 則需要 476s,足足差了 500 多倍!大家可以運行一下體會 Taichi 相對 Numpy 那種飛一樣的感覺。
當然,Numpy 主要針對的場景是以數組為基本單位的運算,遇到這種需要在數組內更細粒度進行計算的情況就比較無力了。而這正是 Taichi 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在大自然中我們常常會在動植物的表面見到一些有趣的圖案,比如斑馬身上的條紋,獵豹身上的斑點,河豚表面的花紋等等。
這些圖案看起來是不規則的,但是又有一定的規律,並不完全隨機。從進化的觀點,這些圖案是生物在長期演進和自然選擇中逐漸形成的,但到底是什麼規則決定了它們的形狀一直是個有趣的問題。阿蘭 . 圖靈 (正是圖靈機的發明人) 是最早注意到這一現象並嘗試給出模型描述的人。他在論文 "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 中提出可以用兩種化學物質 U, V 之間的相互作用來模擬圖案的形成過程,其中物質 U 的角色類似被捕食者 (prey),物質 V 的角色類似捕食者 (predator)。它們之間的作用服從如下規則:
初始時空間中隨機地分布了一些 U, V。
在每個時刻 1, 2, 3, ..., U, V 兩種物質都向其鄰域擴散。
當 U, V 相遇時,一定比例的 U, V 會合並轉化為更多的 V (捕食者在捕食後數量會增加)
為了避免捕食者 V 的數量過多導致 U 的數量被消耗光,我們在每個時刻按照一定的比例 f 添加 U,同時按照一定的比例 k 移走 V。
於是整個過程可以用下面的反應 - 擴散方程描述:
這裡關鍵的控制參數有四個,分別是 , 分別控制 U, V 的擴散速度, 代表 feed,控制 U 的添加量,而 代表 kill,控制移走 V 的比例。
為了在 Taichi 中模擬這一過程,我們將空間劃分為網格,每個網格中 U, V 的濃度值用一個 vec2
來表示。注意拉普拉斯算子 的數值計算是需要訪問當前網格周圍的網格的,為了避免一邊修改一邊讀取這種操作的發生,我們需要開辟兩個形狀為 的網格,每次用其中一個網格的值作為舊值,將更新後的濃度值寫入另一個網格中,然後交換兩個網格的角色。所以我們需要的數據結構應該是:
W, H = 800, 600
uv = ti.Vector.field(2, float, shape=(2, W, H))
初始時,我們假定網格中 U 的濃度處處是 1,然後隨機選擇 50 個點撒上 V:
import numpy as np
uv_grid = np.zeros((2, W, H, 2), dtype=np.float32)
uv_grid[0, :, :, 0] = 1.0
rand_rows = np.random.choice(range(W), 50)
rand_cols = np.random.choice(range(H), 50)
uv_grid[0, rand_rows, rand_cols, 1] = 1.0
uv.from_numpy(uv_grid)
實際的計算代碼非常之簡短:
@ti.kernel
def compute(phase: int):
for i, j in ti.ndrange(W, H):
cen = uv[phase, i, j]
lapl = uv[phase, i + 1, j] + uv[phase, i, j + 1] + uv[phase, i - 1, j] + uv[phase, i, j - 1] - 4.0 * cen
du = Du * lapl[0] - cen[0] * cen[1] * cen[1] + feed * (1 - cen[0])
dv = Dv * lapl[1] + cen[0] * cen[1] * cen[1] - (feed + kill) * cen[1]
val = cen + 0.5 * tm.vec2(du, dv)
uv[1 - phase, i, j] = val
這裡我們使用了取值為 0 或 1 的整數 phase
來控制使用 uv 的哪一層來作為舊的網格,並將更新的值寫入 1-phase
對應的層中。
根據 V 的濃度進行染色,我們得到了如下的動畫效果:
非常有趣的是,雖然 V 的初始濃度是隨機設置的,但是最終得到的圖案卻具有相似性。
我們在代碼中提供了基於 Taichi 和 Numba 的兩份不同的實現,Taichi 的版本由於使用了 GPU 進行計算,計算的部分可以輕松達到 300+ fps,而 Numba 的版本計算部分雖然也是編譯執行的,但由於是在 CPU 上計算的,只有大約 30fps 左右。大家可以親自運行代碼體會一下 Taichi 使用 GPU 加速的巨大優勢。
在這三個例子上 Taichi 都讓程序有了大幅加速。主要的性能來自三點:
Taichi 是編譯性的,而 Python 是解釋性的
Taichi 能自動並行,而 Python 通常是單線程的
Taichi 能在 GPU 上運行,而 Python 本身是在 CPU 上運行的
當然,加速 Python 還有很多其他工具,這裡我們分析一下他們和 Taichi 的優劣。
與 Numpy/JAX/PyTorch/TensorFlow 比較:這幾類工具都高度基於數組運算。計算的最小單位是數組,在 Data Science、Deep Learning 等領域是有明顯的優勢的。但是在科學計算領域,這樣做導致靈活性缺失:比如說前面那個計算質數的程序,就比較難使用數組運算表示出來。Taichi 的優勢就在於其靈活性,能夠直接操縱循環的每一次迭代,以一種更細顆粒度進行對於計算的描述,類似 C++ 和 CUDA。
與 Cython 比較:使用 Cython 編寫程序實現加速也是一種常見的選擇。在 Numpy 和 Scipy 的官方代碼中有不少模塊都是使用 Cython 編寫然後編譯的。但按照 Cython 的要求書寫代碼會比較麻煩,會犧牲一些可讀性。Cython 支持一定程度的並行計算,但不支持直接調用 GPU 進行計算。
與 Numba 比較:Numba 顧名思義,是非常適合針對 Numpy 進行加速的方案。當你的函數是針對 Numpy 的數組向量化的操作時,使用 Numba 將其編譯以後執行可以大大加速。Taichi 相比 Numba 的優勢還有:1. Taichi 支持各種靈活的數據類型,比如 struct
, dataclass
, quant
, sparse
等等,你可以任意指定它們的內存排布,當數據量龐大時這個優勢會非常明顯。而 Numba 只有在針對 Numpy 的稠密數組時效果最佳。2. Taichi 可以調用不同的 GPU 後端進行計算,所以寫大規模並行程序(如粒子仿真、渲染器等)這種操作對 Taichi 來說是小菜一碟。但你很難想象可以用 Numba 寫一個還過得去的 (哪怕離線) 渲染器。
與 Pypy 比較:Pypy 是一個 Python 的 JIT 編譯器,這個工具 2007 年就有了,和 Taichi 的解決方案有些類似,都是通過編譯的方式加速 Python。Pypy 最大優勢在於 Python 代碼完全不用改變,就能通過 Pypy 加速。但是這也是 Pypy 加速比率比 Taichi 低的原因:因為 Pypy 需要在編譯的同時保持 Python 所有的語言特性,所以能夠進行的優化比較有限。而 Taichi 有一套自己的語法,雖然和 Python 很像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假設,這使得 Taichi 能夠實現更大的加速。
與 ctypes 比較:ctypes 可以讓用戶在 Python 中調用 C 函數。C++、CUDA 編寫的程序也可以用過 C 接口暴露給 Python 使用。但是,ctypes 會讓工具鏈復雜化:為了寫一段比較快的程序,用戶需要同時掌握 C、Python、CMake、CUDA 等等語言,和本文描述的完全在 Python 中解決問題的方案比起來還是麻煩了一些。
總而言之,在科學計算任務上,Taichi 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工具。如果你需要在 Python 中實現類似 C/C++ 語言的性能,Taichi 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選擇!
最後,我們希望 Taichi 能夠為你帶來價值,也希望能夠聽到你對 Taichi 的反饋,歡迎給我們提交 issues,加入 Taichi 開發者社區。如果想一鍵體驗 Taichi,只需要執行
pip install -U taichi
並執行
ti gallery
就可以體驗各種基於 Taichi 的高性能可視化 Demos,期待與大家相遇!
Python貓技術交流群開放啦!群裡既有國內一二線大廠在職員工,也有國內外高校在讀學生,既有十多年碼齡的編程老鳥,也有中小學剛剛入門的新人,學習氛圍良好!想入群的同學,請在公號內回復『交流群』,獲取貓哥的微信(謝絕廣告黨,非誠勿擾!)~
還不過瘾?試試它們
▲7 行代碼搞崩潰 B 站,原因令人唏噓!
▲收錢吧的 Python 高效自動化測試實踐
▲重寫 500 Lines or Less 項目:流水線調度問題
▲把Redis當作隊列來用,真的合適嗎?
▲14K 字,25 張圖徹底掌握分布式事務原理!
▲Python 的 heapq 模塊源碼分析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幫助
請慷慨分享和點贊,感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