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這是在《蘇菲的世界》一書中,開篇即提出的哲學問題。(《蘇菲的世界》是通過小說體的形式,通俗的講解哲學史的文學作品,作者喬斯坦。賈德)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需要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我們還有好奇心嗎?我們是不是已經習慣了身邊的一切,習慣於使用Java,習慣於使用各種流行的技術,每天將自己陷於無休止的忙碌中,卻忘了停下來,想一下為什麼?
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有一種理論為"路徑依賴"可以用來解釋這樣的習慣,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是道格拉斯諾思,由於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道格拉斯諾思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諾思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是因為,經濟生活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制。這種機制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不斷的自我強化。“路徑依賴”理論被總結出來之後,人們把它廣泛應用在選擇和習慣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可怕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人們關於習慣的一切理論都可以用“路徑依賴”來解釋。
有一個很有趣的試驗,有人將5只猴子放在一只籠子裡,並在籠子中間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壓水教訓所有的猴子,直到沒有一只猴子再敢動手。然後用一只新猴子替換出籠子裡的一只猴子,新來的猴子不知這裡的“規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結果觸怒了原來籠子裡的4只猴子,於是它們代替人執行懲罰任務,把新來的猴子暴打一頓,直到它服從這裡的“規矩”為止。試驗人員如此不斷地將最初經歷過高壓水懲戒的猴子換出來,最後籠子裡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沒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連”,不允許其他猴子去碰香蕉,這是合理的。但後來人和高壓水都不再介入,而新來的猴子卻固守著“不許拿香蕉”的制度不變,這就是路徑依賴的自我強化效應。
一個廣為流傳、引人入勝的例證是: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准距離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什麼采用這個標准呢?
原來,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所設計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電車所用的輪距標准。
那麼,電車的標准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標准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標准。
馬車又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准呢?
英國馬路轍跡的寬度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
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從古羅馬人那裡來的。因為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它的軍隊所鋪設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
任何其他輪寬的戰車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很長。
可以再問,羅馬人為什麼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
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
美國航天飛機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致了美國航天飛機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現在,該由我們問一問自己了?
我們為什麼要用Java?是因為別人都在用所以我們也在用嗎?
我們為什麼要用EJB?是因為別人說它是最流行的技術嗎?
我們為什麼要用STRUTS?是因為它是最好的嗎?
我不是哲學家,我也沒有說我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但現在我願意去想一下,我為什麼要去這麼做?
我將會把我對一些Java問題的想法寫下來和那些同樣想要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人分享,我也會不斷的吸收別人的思想,補充到我的文章當中,因此,這些文章將會是不斷處於更新當中,這是我自己不斷學習的過程,同時,我也希望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的答案:我為什麼要去做軟件?最終我會想要去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