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時類型識別(RTTI, 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是Java中非常有用的機制,在Java運行時,RTTI維護類的相關信息。
多態(polymorphism)是基於RTTI實現的。RTTI的功能主要是由Class類實現的。
Class類是"類的類"(class of classes)。如果說類是對象的抽象和集合的話,那麼Class類就是對類的抽象和集合。
每一個Class類的對象代表一個其他的類。比如下面的程序中,Class類的對象c1代表了Human類,c2代表了Woman類。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uman aPerson = new Human(); Class c1 = aPerson.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1.getName()); Human anotherPerson = new Woman(); Class c2 = anotherPerson.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2.getName()); } } class Human { /** * accessor */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this.height; } /** * mutator */ public void growHeight(int h) { this.height = this.height + h; } private int height; } class Woman extends Human { /** * new method */ public Human giveBirth() { System.out.println("Give birth"); return (new Human()); } }
當我們調用對象的getClass()方法時,就得到對應Class對象的引用。
在c2中,即使我們將Women對象的引用向上轉換為Human對象的引用,對象所指向的Class類對象依然是Woman。
Java中每個對象都有相應的Class類對象,因此,我們隨時能通過Class對象知道某個對象“真正”所屬的類。無論我們對引用進行怎樣的類型轉換,對象本身所對應的Class對象都是同一個。當我們通過某個引用調用方法時,Java總能找到正確的Class類中所定義的方法,並執行該Class類中的代碼。由於Class對象的存在,Java不會因為類型的向上轉換而迷失。這就是多態的原理。
查看本欄目
getClass: 我是誰?
除了getClass()方法外,我們還有其他方式調用Class類的對象。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 c3 = Class.forName("Human"); System.out.println(c1.getName()); Class c4 = Woman.class System.out.println(c2.getName()); } }
上面顯示了兩種方式:
forName()方法接收一個字符串作為參數,該字符串是類的名字。這將返回相應的Class類對象。
Woman.class方法是直接調用類的class成員。這將返回相應的Class類對象。
Class類的方法
Class對象記錄了相應類的信息,比如類的名字,類所在的包等等。我們可以調用相應的方法,比如:
getName() 返回類的名字
getPackage() 返回類所在的包
可以利用Class對象的newInstance()方法來創建相應類的對象,比如:
Human newPerson = c1.newInstance();
newInstance()調用默認的不含參數的構建方法。
我們可以獲得類定義的成員:
getFields() 返回所有的public數據成員
getMethods() 返回所有的public方法
可以進一步使用Reflection分析類。這裡不再深入。
Class類更多的方法可查詢官方文檔:
http://docs.oracle.com/javase/1.5.0/docs/api/java/lang/Class.html
當Java創建某個類的對象,比如Human類對象時,Java會檢查內存中是否有相應的Class對象。
如果內存中沒有相應的Class對象,那麼Java會在.class文件中尋找Human類的定義,並加載Human類的Class對象。
在Class對象加載成功後,其他Human對象的創建和相關操作都將參照該Class對象。
作者:Vamei 出處:http://www.cnblogs.com/va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