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Framework 的理解以及可維護性是否得以改善的思考
Spring的特性:
1. 提供了一種管理對象的方法,可以把中間層對象有效地組織起來。一個完美的框架“黏合劑”。
2. 采用了分層結構,可以增量引入到項目中。
3. 有利於面向接口編程習慣的養成。
4. 目的之一是為了寫出易於測試的代碼。
5. 非侵入性,應用程序對Spring API的依賴可以減至最小限度。
6. 一致的數據訪問介面。
6. 一個輕量級的架構解決方案。
對Spring的理解
Spring致力於使用POJOs來構建應用程序。由框架提供應用程序的基礎設施,將只含有業務邏輯的POJOs作為組件來管理。從而在應用程序中形成兩條相對獨立發展的平行線,並且在各自的抽象層面上延長了各自的生命周期。
Spring的工作基礎是Ioc。Ioc將創建對象的職責從應用程序代碼剝離到了框架中,通常2中注入方式:setter 和 ctor參數。
每個Bean定義被當作一個POJO(通過類名和JavaBean的初始屬性或構造方法參數兩種方式定義的Bean)。
Spring的核心在org.springframework.beans,更高抽象層面是BeanFactory. BeanFactory是一個非常輕量級的容器。
關於可維護性的思考
Spring之類的技術確實帶來了應用系統的可維護性的提高嗎?
Ioc, AOP之類的技術,本質上都是將原本位於應用程序代碼中"硬編碼"邏輯,剝離出來放到了配置文件中(或者其他形式)。主流聲音都是認為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維護性。
但如果從以下方面觀察,結合項目實際經驗,個人感覺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應用程序的可維護性,尤其是面對一個陌生的系統,或者項目人員變動頻繁的時候。
1. 中斷了應用程序的邏輯,使代碼變得不完整,不直觀。此時單從Source無法完全把握應用的所有行為。
2. 將原本應該代碼化的邏輯配置化,增加了出錯的機會以及額外的負擔。
3. 時光倒退,失去了IDE的支持。在目前IDE功能日益強大的時代,以往代碼重構等讓人頭痛的舉動越來越容易。而且IDE還提供了諸多強大的輔助功能,使得編程的門檻降低很多。通常來說,維護代碼要比維護配置文件,或者配置文件+代碼的混合體要容易的多。
4. 調試階段不直觀,後期的bug對應階段,不容易判斷問題所在。
5. 性能問題。雖說硬件性能日新月異,但是性能也是在不經意間一點一點地流失的。從匯編到高級語言,到面向對象,到虛擬機,一直處於這樣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