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所在 ====
如果要編寫一個購物車,通常需要寫很多個不同功能的servlet。例如用戶登錄、添加商品、查詢購物車、結帳等。
在這些 servlet 中都需要讀寫數據庫。如果我們在每個 servlet 中都進行連接 -> 讀寫 -> 斷開連接的操作,就會消耗大量的服務器資源,不僅程序響應速度減緩,而且會加重服務器和數據庫的負擔。
==== 把希望寄托於 HttpSession ====
如我們所學,Servlet API 提供了一些方法和類來專門處理短期的會話跟蹤。網站的每個用戶都和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對象有關,servlet使用這個對象來記錄和檢索每個用戶的信息。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在會話對象中存儲任意的 java 對象。存儲的方法大家都已經很熟悉,就是使用 setAttribute()方法。代表數據庫連接的Connection也不例外。
這就為我們讓不同的servlet在一個session內共享鏈接帶來的希望。
==== 安全問題 ====
那麼,僅僅像下面這樣做就可以了麼?
1、在Servlet1中,向session中設置一個屬性:
session.setAttribute("connection", connection);
2、在Servlet2中,取出這個屬性: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 session.getAttribute ("connection");
理論上,沒有問題。在 Servlet1 中產生的 Connection 對象,到了 Servlet2 中可以繼續使用。
但是如果 Servlet2 不小心改變了 connection 的引用,例如 connection = null; 那麼,當它再次把這個connection放入session的屬性當中,其它的 servlet 就會得到一個指向 null 的 connection!
==== 解決之道 ====
把 connection 直接在 session 中傳來傳去,看來不怎麼安全。
解決思路是,我們找一個專門的人來保管這個 connection,在得到請求的時候,由這個人把 connection 的引用返回給調用者。這樣,即使調用者不小心把它得到的那份 connection 搞壞了,保管著手裡也總還有一個備份。
相應的,在 session 的屬性中,我們不再保存 connection 本身,而是把這個保管者存進去。因為他能隨時給我們一個可用的 connection。
這個類的具體寫法是:
public class ConnectionHolder {
public ConnectionHolder(Connection con) {
// 保存連接
this.con = con;
try {
// 禁用自動提交,以隔離不同session之間的操作。
con.setAutoCommit(false);
}
catch(SQLException e) {
// 錯誤處理代碼
}
}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 通過這個getter方法獲取連接
return con;
}
private Connection con = null; // 設置為私有變量,這很重要,以確保變量安全。
}
==== 使用方法 ====
每個 servlet 在希望取得數據庫連接的時候,先看看 session 中是否有這個“保管者”(即上面的ConnectionHolder)。
如果有的話,直接調用它的get方法,取得數據庫連接。
如果沒有的話,說明這個session還沒有連接過數據庫,那麼當前類就立刻創建一個數據庫連接,並把這個連接交給保管者,然後再把保管者放入 session 中,以便後續的 servlet 使用。
下面是一個實例:
1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2
3 // 同步代碼取得數據庫連接
4 synchronized (session) {
5 // 看看這個持有者是否已經在 session 中了
6 ConnectionHolder holder = (ConnectionHolder) session.getAttribute
("servletapp.connection");
7
8 // 如果不在,就創建一個數據庫連接,並把它交給持有者。
9 if (holder == null) {
10 try {
11 holder = new ConnectionHolder(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Connection URL"));
12 session.setAttribute("servletapp.connection", holder);
13 }
14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15 // 錯誤處理代碼
16 }
17 }
18
19 // 從容器取得實際連接
20 conn = holder.getConnection();
21 }
.... // 別忘了commit
}
這段代碼看起來有那麼幾行。但實際上,在每個session中,只有第一次執行的servlet需要進行數據庫連接操作,此後的servlet只會執行第4、6、20這三行。
==== 誰來負責斷開連接? ====
當 servlet 們不必再為創建數據庫連接費心的時候,也就沒有人願意管關閉連接這檔子事了。事實上,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法管。因為這個連接是放在 session 中的,而沒有誰能准確的預測,一個 session 會何時終止。
好在有一種叫做“監聽器”(Listener)的東西可以專門管這件事。Listener有很多方法,其中的兩個方法是:
public void valueBound(HttpSessionBingEvent event);
public void valueUnbound(HttpSessionBingEvent event);
這兩個方法可以在一個 session 被創建/失效的時候分別自動執行。我們就把關閉連接的代碼放在第二個方法中,這樣,當一個 session 失效的時候,數據庫連接就會自動關閉。
要想讓一個類成為Listener,只需讓它實現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接口。我們的 connection 是由 ConnectionHolder 這個類來保管的,因此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把它注冊成一個監聽器。
具體方法是:
public void valueUn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vent) {
// 當從Session刪除或當Session結束時,關閉數據連接。
try {
if (con != null) {
con.rollback(); // 放棄所有未提交的數據
con.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錯誤處理代碼
}
}
==== 完整示例 ====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 ConnectionHold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BindingEvent;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public class ConnectionHolder implements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
public ConnectionHolder(Connection con) {
// 保存連接
this.con = con;
try {
con.setAutoCommit(false);
}
catch(SQLException e) {
// 錯誤處理代碼
}
}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return con;
}
public void value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vent) {
// 當增加Session時,什麼也不做
}
public void valueUn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vent) {
// 當從Session刪除或當Session結束時,關閉數據連接。
try {
if (con != null) {
con.rollback(); // 放棄所有未發送數據
con.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錯誤處理代碼
}
}
private Connection con = n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