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方法聲明示例
方法實現的是功能,在實際聲明方法時,不僅要根據需要確定訪問控制符、修飾符、返回值類型、方法和參數列表這些信息,還要按照功能要求的邏輯實現方法體的代碼。在實際設定時每個內容都需要根據功能的結構選擇最恰當的內容。
下面通過一系列的示例來演示如何進行選擇和設定。
7.3.1 判斷某個整數是否是偶數
功能要求:判斷一個整數是否是偶數
簡單分析:為了實現判斷任意的整數,需要在判斷時從外部傳入一個整數,在方法聲明時,需要將該整數聲明為參數。判斷的結果是偶數或不是偶數,只有2個狀態,可以使用能夠代表2個狀態的數據類型進行代表,最直觀的就是boolean類型了。
該方法實現的代碼如下:
public boolean isEven(int n){
return n % 2 == 0;
}
根據邏輯的需要,訪問控制符選擇public,修飾符為空,返回值類型做成boolean,參數列表部分傳入一個整型的參數, 這樣方法聲明的結構就做好了。
偶數的判斷,只需要判斷一下余數是否為零即可,如果余數為零則成立,否則不成立,直接把比較表達式的值作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7.3.2 數組排序
功能要求:實現整數數組數據從小到大(升序)的排序
簡單分析:為了實現通用性,需要每次傳遞需要排序的數組進入方法內部,所以方法聲明中需要有一個整型數組參數。為了直觀,可以把排序以後的數組返回。說明:隨著後續的學習,這個返回值不是必須的。
該方法實現的代碼如下:
public int[] bubbleSort(int[] m){
for(int i = 0;i < m.length - 1;i++){
for(int j = 0;j < m.length - 1 - i;j++){
if(m[j]> m[j + 1]){
int temp = m[j];
m[j] = m[j + 1];
m[j + 1] = temp;
}
}
}
return m;
}
在該方法內部,使用冒泡法實現數組的排序,最後將排序完成的數組作為返回值反饋回來。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數組看成是一種普通的數據類型,也可以作為方法的返回值以及參數列表中的類型進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