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ublic關鍵字時,它意味著緊隨在public後面的成員聲明適用於所有人,特別是適用於使用庫的客戶程序員。假定我們定義了一個名為dessert的包,其中包含下述單元(若執行該程序時遇到困難,請參考第3章3.1.2小節“賦值”):
//: Cookie.java // Creates a library package c05.dessert; public class Cookie { public Cookie() { System.out.println("Cookie constructor"); } void foo() { System.out.println("foo"); } } ///:~
請記住,Cookie.java必須駐留在名為dessert的一個子目錄內,而這個子目錄又必須位於由CLASSPATH指定的C05目錄下面(C05代表本書的第5章)。不要錯誤地以為Java無論如何都會將當前目錄作為搜索的起點看待。如果不將一個“.”作為CLASSPATH的一部分使用,Java就不會考慮當前目錄。
現在,假若創建使用了Cookie的一個程序,如下所示:
//: Dinner.java // Uses the library import c05.dessert.*; public class Dinner { public Dinner() { System.out.println("Dinner constru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okie x = new Cookie(); //! x.foo(); // Can't access } } ///:~
就可以創建一個Cookie對象,因為它的構建器是public的,而且類也是public的(公共類的概念稍後還會進行更詳細的講述)。然而,foo()成員不可在Dinner.java內訪問,因為foo()只有在dessert包內才是“友好”的。
1. 默認包
大家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下面這些代碼得以順利編譯——盡管它看起來似乎已違背了規則:
//: Cake.java // Accesses a class in a separate // compilation unit. class Cak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ie x = new Pie(); x.f(); } } ///:~
在位於相同目錄的第二個文件裡:
//: Pie.java // The other class class Pie {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Pie.f()"); } } ///:~
最初可能會把它們看作完全不相干的文件,然而Cake能創建一個Pie對象,並能調用它的f()方法!通常的想法會認為Pie和f()是“友好的”,所以不適用於Cake。它們確實是友好的——這部分結論非常正確。但它們之所以仍能在Cake.java中使用,是由於它們位於相同的目錄中,而且沒有明確的包名。Java把象這樣的文件看作那個目錄“默認包”的一部分,所以它們對於目錄內的其他文件來說是“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