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學習時的總結,僅供參考。
Comment:
struts是基於當前的一些相關標准的開發技術(servlet,XML…)基礎之上,
提供了一個開發框架的開放源碼項目。
使用struts1的好處:
1.良好的架構和設計
2.可重用,模塊化,擴展性好
3.Open source
4.它提供了豐富的標簽庫,使頁面能更加靈活的使用。
struts1的缺點:
1.它太過於依賴web容器,當配置文件改動一次就要重新啟動。
2.它的配置文件太過於復雜。
3.ActionForm無法進行測試.
4.Action測試太過於依賴servlet api,所以在測試的時候要用到模擬對象.
sturst1初始化
Struts1 = JSP + servlet + tag (MVC Model 2)
1.啟動
加載多個配置文件 ctrl+shift+T(jar) ctrl+shift+R(源文件resource) ctrl+O(快速查詢方法)
*init()
initInternal()讀取資源文件(國際化)
MessageResources類的getMessageResources()方法
在getMessageResources()方法中,通過工廠類調配資源文件
initOther()
查找在web.XML中config參數和convertnull參數的配置
config默認配置路徑為WEB-INF/struts-config.XML (struts1配置文件)
initServlet()
從web.XML中加載ActionServlet的初始化參數如servlet-name,加載DTD文件並把
其放入HashMap緩存,讀取並解析web.XML的內容,
另外會將當前的ActionServlet放入到創建的Digester對象的棧中。
initChain()
讀取web.XML中命令鏈文件初始值chainConfig
如果沒有,則用默認的"org/apache/struts/chain/chain-config.XML"
將當前ActionServlet加入到上下文ServletContext()中
獲取ModuleConfig實例,Struts中的MessageResource、PlugIn、數據源等,
都是通過ModuleConfig來實現的;
調用initModuleMessageResources(moduleConfig),用戶資源文件的初始化;
調用initModulePlugIns(moduleConfig),用戶插件的初始化;
調用initModuleFormBeans(moduleConfig);
initModuleForwards(moduleConfig);
initModuleExceptionConfigs(moduleConfig);
initModuleActions(moduleConfig),
把struts配置文件中的其他配置存儲到servletContext中;
調用moduleConfig.freeze(),固定組件配置;
通過while循環,解析以"config/"開頭的其他struts配置文件,遍歷web.XML中
servletConfig配置的initParameterNames,如發現以"config/" 開始的parameter,
則根據此值初始化其它的ModuleConfig;
調用initModulePrefixes(this.getServletContext()) 初始化其他模塊並存儲
到此,ActionServlet初始化工作就算完成
附:org.apache.commons的通用組件
commons-digester 解析XML 是XML文件與對象之間的轉化器
commons-chain 組織復雜流程的處理,是個責任鏈模式
一次請求的流程
1.以.do結尾的URL被ActionServlet攔截,執行service方法
2.根據請求傳遞的方法GET/POST選擇執行doGet()或doPost()方法
3.在doGet()/doPost()方法中,調用process()方法
4.在process()方法中獲得RequestProcessor的實例
5.RequestProcess的實例調用process()方法,處理請求
6.在RequestProcess的process()方法中,
首先通過processMultipart()處理請求。
若傳送方法為get,不做處理,直接返回到process()方法
若傳送方法為post,做簡單處理後返回process()方法
其次通過processPath()方法獲取path
若path為null,返回上一層調用
path不為null,接著進行其它處理
包括對Locale,Content,NoCache,Preprocess,CachedMessages,Mapping,
Roles,ActionForm,Populate,Validate,Forward,Include的處理。
然後創建Action實例,並執行Action返回ActionForward,最後處理
ActionForward。
在處理的過程中,采用責任鏈模式分別由對應的Command類進行處理,
並隨時可能由於異常等原因返回。
7.一次請求到此結束,會根據ActionForward執行下一個流程 或 直接轉往JSP生成
Html發送到浏覽器。
它的一些常識:
1.它的默認配置名:struts-config.XML.
2.Action類中最重要的方法: execute().
3.它的驗證方式有兩種:在服務器端驗證(在FormBean裡面重寫Validate方法),在客戶端驗證(通過配置文件來進行驗證)。
4.在服務器啟動時會執行init()來進行初始化一些信息。
5.它的亂碼問題可以通過過濾器來解決。
6.struts1所需要用到的jar包可能會和tomcat中的JSP-api.jar,servlet-api.jar包沖突,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將這兩個jar包放到
重新建的一個包中去,然後再引用這個包中的jar。
7.在使用validate框架時from類一定要繼承ValidatorFrom這個類。
Struts Validator框架采用兩個基於XML的配置文件來配置驗證規則。
這兩個文件為validator-rules.xml和validation.XML。
struts的標簽庫的標簽主要分為幾類:
1.html標簽庫 這個標簽庫的大部分標簽和Html中的標簽一一對應的。
Html標簽庫的目的是將JSP頁面和Action通過ActionForm連接起來。
2.bean標簽庫 這個標簽庫主要用來向客戶端輸出文本信息(比如說國際化的一些信息等)。
3.logic標簽庫 為了避免在JSP頁面中直接使用Java代碼進行邏輯判斷和循環操作.
4.nested標簽庫 這個標簽庫中的標簽有來顯示form或對象中的“nested”屬性
5.tiles標簽庫:這個標簽庫的標簽允許我們為視圖層建立布局。
struts的自定義標簽使用過程:
1.先寫一個標簽類這個類繼承了SimpleTagSupport這個類,實現doTag()方法。
2.然後再寫一個以.tld為後綴的標簽庫配置文件裡面進行配置一些屬性包括(標簽類、URI等一些東西)
如果有屬性裡面還需要添加attribute這個屬性。
3.在頁面上通過<%@taglib uri="" prefix="" %>導入標簽庫 使用的時候注意前綴和在.tld中配置的標簽名及屬性
struts1中DynaValidatorForm的使用
<form-beans>
<form-bean name="LoginForm" type="org.apache.struts.validator.DynaValidatorForm">
<form-property name="userName" type="Java.lang.String" />
<form-property name="passWord" type="Java.lang.String" />
</form-bean>
</form-beans>
如果在Action類中使用它,可以這樣子:DynaValidatorForm loginForm=(DynaValidatorForm)form;
客戶端數據驗證與服務端數據驗證的區別:
Struts中客戶端驗證跟服務器端驗證有區別.客戶端驗證直接寫一個action文件便可實現,
而服務器端驗證必須通過客戶端程序去調用服務器端相應的 WebServices,實現業務邏輯.
它們的本質區別是,就是客戶端數據校驗是在客戶端上進行的,而服務器端校驗是在服務器上進行的,
在速度上客戶端要快很多,但也有缺陷,就是當有黑客攻擊的時候,他完全可以繞過客戶端直接和服務器交互。
我看到過有人介紹這方面的知識時說,一個有經驗的黑客至少能有100種以上的方法繞過客戶端之間訪問服務器,
而且服務器如果是用JDBC寫的話,還要方式sql的注入。不然很容易讓黑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