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JAVA編程 >> JAVA編程入門知識 >> 在Java應用程序中訪問USB設備

在Java應用程序中訪問USB設備

編輯:JAVA編程入門知識

  Java 平台一直都以其平台無關性自豪。雖然這種無關性有許多好處,但是它也使得編寫與硬件交互的 Java 應用程序的過程變得相當復雜。在本文中,研究科學家蔣清野討論了兩個項目,它們通過提供使Java 應用程序可以使用 USB 設備的 API 而使這個過程變得更輕易。 雖然這兩個項目仍然處於萌芽狀態,但是它們都顯示了良好的前景,並已經成為一些實用應用程序的基礎。

  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規范的第一個版本發表於 1996年 1月。因為它的低成本、高數據傳輸率、使用輕易和靈活性,USB 在計算機行業裡獲得了廣泛接受。今天,許多周邊設備和裝置都是通過 USB 接口連接到計算機上的。目前,大多數一般用途的操作系統都提供了對 USB 設備的支持,並且用 C 或者 C++ 可以相對輕易地開發訪問這些外設的應用程序。不過,Java 編程語言在設計上對硬件訪問提供的支持很少,所以編寫與 USB 設備交互的應用程序是相當困難的。

  IBM 的 Dan Streetman 最早開始了在 Java 語言中提供對 USB 設備的訪問的努力。2001年,他的項目通過 Java 規范請求(Java Specification Request,JSR)過程被接受為 Java 語言的候選擴展標准。這個項目現在稱為 JSR-80 並且指定了官方包 javax.usb。同時,在 2000年 6月,Mojo Jojo 和 David Brownell 在 SourceForge 開始了 jUSB 項目。這兩個項目都開發出了 Linux 開發人員可以使用的包,盡管它們都還很不完善。這兩個項目也都開始試圖向其他操作系統上的 Java 應用程序提供對 USB 設備的訪問,盡管它們都還沒有開發出可以使用的包(參閱 參考資料 中有關本文中討論的這兩個項目及其他項目的資料)。

  在本文中,將對 jUSB 和 JSR-80 項目作一個簡要介紹,不過,我們首先要看一下 USB 協議的具體細節,這樣您就可以理解這兩個項目是如何與 USB 設備交互的。我們還將提供代碼片段以展示如何用這兩個項目的 API 訪問 USB 設備。 USB 介紹

  1994年,一個由四個行業伙伴(Compaq、Intel、Microsoft 和 NEC)組成的聯盟開始制定 USB 協議。該協議最初的目的是將 PC 與電話相連並提供輕易擴展和重新配置的 I/O 接口。1996年 1月,發表了 USB 規范的第一個版本,1998年 9月發表了後續版本(版本 1.1)。這個規范答應 127台設備同時連接到一起,總的通信帶寬限制為 12 Mbps。後來,又有三個成員(Hewlett-Packard、LUCent 和 Philips)加入了這個聯盟。2000年 4月,發表了 USB 規范的 2.0版本,它支持高達 480 Mbps 的傳輸率。今天,USB 在高速(視頻、圖像、儲存)和全速(音頻、寬帶、麥克風)數據傳輸應用中起了要害作用。它還使各種低速設備(鍵盤、鼠標、游戲外設、虛擬現實外設)連接到 PC 上。

  USB 協議有嚴格的層次結構。在所有 USB 系統中,只有一個主設備,到主計算機的的 USB 接口稱為主控器(host controller)。主控器有兩個標准??開放主控器接口(Compaq 的 Open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OHCI)和通用主控器接口(Intel 的 Universal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UHCI)。這兩個標准提供了同樣的能力,並可用於所有的 USB 設備,UHCI 的硬件實現更簡單一些,但是需要更復雜的設備驅動程序(因而 CPU 的負荷更大一些)。

  USB 物理互連是分層的星形拓樸,最多有七層。一個 hub 是每個星形的中心,USB 主機被認為是 root hub。每一段連線都是 hub 與 USB 設備的點對點連接,後者可以是為系統提供更多附加點的另一個 hub,也可以是一個提供功能的某種設備。主機使用主/從協議與 USB 設備通信。這種方式解決了包沖突的問題,但是同時也阻止了附加的設備彼此建立直接通信。

  所有傳輸的數據都是由主控器發起的。數據從主機流向設備稱為下行(downstream)或者輸出(out)傳輸,數據從設備流向主機稱為上 行(upstream)或者輸入(in)傳輸。數據傳輸發生在主機和 USB 設備上特定的端點(endpoint) 之間,主機與端點之間的數據鏈接稱為管道(pipe)。 一個給定的 USB 設備可以有許多個端點,主機與設備之間數據管道的數量與該設備上端點的數量相同。一個管道可以是單向或者是雙向的,一個管道中的數據流與所有其他管道中的數據流無關。

  
  USB 網絡中的通信可以使用下面四種數據傳輸類型中的任意一種:

  控制傳輸: 這些是一些短的數據包,用於設備控制和配置,非凡是在設備附加到主機上時。

     

        批量傳輸: 這些是數量相對大的數據包。像掃描儀或者 SCSI 適配器這樣的設備使用這種傳輸類型。

  中斷傳輸: 這些是定期輪詢的數據包。主控器會以特定的間隔自動發出一個中斷。

  等時傳輸: 這些是實時的數據流,它們對帶寬的要求高於可靠性要求。音頻和視頻設備一般使用這種傳輸類型。

  像串行端口一樣,計算機上每一個 USB 端口都由 USB 控制器指定了一個惟一的標識數字(端口 ID)。當 USB 設備附加到 USB 端口上時,就將這個 惟一端口 ID 分配給這台設備,並且 USB 控制器會讀取設備描述符。設備描述符包括適用於該設備的全局信息、以及設備的配置信息。配置定義了一台 USB 設備的功能和 I/O 行為。一台 USB 設備可以有一個或者多個配置,這由它們相應的配置描述符所描述。每一個配置都有一個或者多個接口,它可以視為一個物理通信渠道 ;每一個接口有零個或者多個端點,它可以是數據提供者或者數據消費者,或者同時具有這兩種身份。接口由接口描述符描述,端點由端點描述符描述。並且一台 USB 設備可能還有字符串描述符以提供像廠商名、設備名或者序列號這樣的附加信息。

  正如您所看到的,像 USB 這樣的協議為使用 Java 這種強調平台和硬件無關性的語言的開發人員提出了挑戰。現在讓我們看兩個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項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