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編碼:指的是頁面文件(.html,.php等)本身是以何種編碼來保存的。記事本和Dreamweaver在打開頁面時候會自動識別文件編碼因而不太會出問題。而ZendStudio卻不會自動識別編碼,它只會根據首選項的配置固定以某種編碼打開文件,如果工作時候一不注意,用錯誤編碼打開文件,做了修改之後一保存,亂碼就出現了(我深有體會)。
2、頁面申明編碼:在HTML代碼HEAD裡面,可以用<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XXX" />來告訴浏覽器網頁采用了什麼編碼,目前中文網站開發中XXX主要用的是GB2312和UTF-8兩種編碼。
3、數據庫連接編碼:指的是進行數據庫操作時候以哪種編碼與數據庫傳輸數據,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與數據庫本身的編碼混淆,比如MySQL內部默認是latin1編碼,也就是說Mysql是以latin1編碼來存儲數據,以其他編碼傳輸給Mysql的數據會被轉換成latin1編碼。
知道了WEB開發中哪些地方涉及到了編碼,也就知道了PHP頁面亂碼產生的原因:上述3項編碼設置不一致,由於各種編碼絕大部分是兼容ASCII的,所以英文符號不會出現,中文就倒霉了。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錯誤情況與解決:
1、數據庫采用UTF8編碼,而頁面申明編碼是GB2312,這是最常見的產生亂碼的原因。這時候在PHP腳本裡面直接SELECT數據出來的就是PHP頁面亂碼,需要在查詢前先使用:
mysql_query("SET NAMES GBK"); 來設定MYSQL連接編碼,保證頁面申明編碼與這裡設定的連接編碼一致(GBK是GB2312的擴展)。如果頁面是UTF-8編碼的話,可以用: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 注意是UTF8而不是一般用的UTF-8。假如頁面申明的編碼與數據庫內部編碼一致可以不設定連接編碼。
注:事實上MYSQL的數據輸入輸出比上面講的更復雜一些,MYSQL配置文件my.ini中定義了2個默認編碼,分別是[client]裡的default-character-set和[mysqld]裡的default-character-set來分別設定默認時候客戶端連接和數據庫內部所采用的編碼。我們上面指定的編碼其實是MYSQL客戶端連接服務器時候的命令行參數character_set_client,來告訴MYSQL服務器接受到的客戶端數據是什麼編碼的,而不是采用默認編碼。
2、頁面申明編碼與文件本身編碼不一致,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如果編碼不一致美工做頁面時候在浏覽器看到的就是亂碼了。更多時候是發布以後修改一些小BUG,以錯誤編碼打開頁面然後保存導致的。或者是用某些FTP軟件直接在線修改文件,比如CuteFTP,由於軟件編碼配置錯誤而導致轉換錯了編碼。
3、一些租用虛擬主機的朋友,明明上述3項編碼都設置正確了還是有PHP頁面亂碼。比方說網頁是GB2312編碼的,IE等浏覽器打開卻總是識別成UTF-8,網頁HEAD裡面已經申明是GB2312了,手動修改浏覽器編碼為GB2312後頁面顯示正常。產生原因是服務器Apache設定了服務器全局的默認編碼,在httpd.conf裡面加了AddDefaultCharset UTF-8。這時候服務器會首先發送HTTP頭給浏覽器,其優先級比頁面裡申明編碼高,自然浏覽器就識別錯了。解決辦法有2個,請管理員在配置文件自己的虛機裡加上一條AddDefaultCharset GB2312來覆蓋全局配置,或者在自己目錄的.htaccess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