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網頁編程 >> PHP編程 >> 關於PHP編程 >> 基於PHP輸出緩存(output_buffering)的深入理解

基於PHP輸出緩存(output_buffering)的深入理解

編輯:關於PHP編程

首先明確一下PHP的輸出順序
1.打開了php輸出緩存: echo,print -> php output_buffring -> server buffering -> browser buffering -> browser display
2.未打開php輸出緩存: echo,print -> server buffering -> browser buffering -> browser display

另外明確一下浏覽器的輸出緩存:IE為256Bytes, Chrome與FireFox為1000Bytes,只有輸出數據達到了這個長度或者腳本結束浏覽器才會將數據輸出在頁面上

再來說說用到的幾個PHP設置和API:
1.php.ini中的output_buffering配置
•Off: 表示關閉PHP輸出緩存
•On: 打開無限大的輸出緩存
•4096: 打開大小為4096Byte的輸出緩存

2.php.ini中的implicit_flush配置
•On: 表示每次輸出(如echo,print)後自動調用flush()函數後,直接輸出
•Off: 與On相反,每次輸出後不會調用flush(),需要等到server buffering滿了才會輸出,但是我們可以用flush()函數代替它,不開啟也沒關系,反而更加靈活

3.ob_flush()函數: 取出PHP buffering中的數據,放入server buffering

4.flush()函數: 取出Server buffering的數據,放入browser buffering

5.ob_start()函數:對於這個函數我現在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因為開啟後輸出就會不受ob_flush()控制,即使使用ob_flush()和flush(),數據也不能立即輸出在浏覽器上.現在知道的是,如果output_buffering=Off,即使使用了ob_start(),也是無法將輸出數據緩存的,而如果output_buffering=On的話,即使不用ob_start(),輸出數據也可以被PHP緩存,所以覺得ob_start比較廢,暫時不管他
 
然後我們來看代碼吧(設置output_buffering=4096,implicit_flush=Off)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html>
     <body>
         <?php
             // ob_start();    //這玩意開了就會不正常,輸出不受ob_flush()控制,不知道到底干嘛用
             // echo str_repeat(' ' ,1000);    //IE緩存256Bytes
             echo str_repeat(' ' ,1000);    //Chrome和FF緩存1000Bytes,這裡用來先將浏覽器緩存用掉,但是很疑惑這一行輸出為什麼沒有被output_buffering存起來,而是直接輸出了
             for($i=0;$i<5;$i++) {
                 echo $i.'<br />';
                 ob_flush();
                 flush();
                 sleep(1);
             }
         ?>
     </body>
 </html>

這裡代碼輸出結果是一行一行輸出的,具體原理大家參考一下ob_flush()和flush()函數的功效
這兩個函數缺了任何一個在我這種設置下都是要等到 0, 1, 2, 3, 4都緩存起來後最後一起輸出
最後引用一段Laruence的一段blog,希望對大家的理解有幫助

ob_flush/flush在手冊中的描述, 都是刷新輸出緩沖區, 並且還需要配套使用, 所以會導致很多人迷惑…

其實, 他們倆的操作對象不同, 有些情況下, flush根本不做什麼事情..

ob_*系列函數, 是操作PHP本身的輸出緩沖區.

所以, ob_flush是刷新PHP自身的緩沖區.

而flush, 嚴格來講, 這個只有在PHP做為apache的Module(handler或者filter)安裝的時候, 才有實際作用. 它是刷新WebServer(可以認為特指apache)的緩沖區.

在apache module的sapi下, flush會通過調用sapi_module的flush成員函數指針, 間接的調用apache的api: ap_rflush刷新apache的輸出緩沖區, 當然手冊中也說了, 有一些apache的其他模塊, 可能會改變這個動作的結果..
1.有些Apache的模塊,比如mod_gzip,可能自己進行輸出緩存,
2.這將導致flush()函數產生的結果不會立即被發送到客戶端浏覽器。
3.
4.甚至浏覽器也會在顯示之前,緩存接收到的內容。例如 Netscape
5.浏覽器會在接受到換行或 html 標記的開頭之前緩存內容,並且在
6.接受到 </table> 標記之前,不會顯示出整個表格。
7.
8.一些版本的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只有當接受到的256個
9.字節以後才開始顯示該頁面,所以必須發送一些額外的空格來讓這
10.些浏覽器顯示頁面內容。
所以, 正確使用倆者的順序是. 先ob_flush, 然後flush,
當然, 在其他sapi下, 不調用flush也可以, 只不過為了保證你代碼的可移植性, 建議配套使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