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一部個人記錄的成長雜記,既然步入到oracle的這片藍海,免不了一路的奔波與不斷的考驗。借由此雜記與庫友們分享藍的成長歷程。
不知何時起對藍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癡迷,癡迷其廣博,癡迷其深邃,癡迷於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
而又說不清從何時起,注視於oracle的紅色耀眼,照亮出眼前的一道光,未知與迷惑在自己的腳下開始初露些許人生的充實與青春的回饋。
在追逐於DBA夢想的道路上步步前行。
在一個需要跑的時代裡,藍選擇步步為營;
分享前的沉澱,更多的是成長,而不應是消耗。
面對打壓和質疑,我們能做的,只需低下頭,默默的擦亮自己的槍。
——深藍
不要總說日子無聊,技術不出眾時,沉下心,多學習多分享,等到技術登峰造極時,再想想為行業能做多少貢獻,掙錢只是捎帶腳的事。
——深藍
我們正身處一個自由、民主、開放、共享的互聯網向物聯網過度的時代。面對層出的技術創新、技術變革,只有加快我們學習的速度,才不致於被IT浪潮所淹沒。
說到IT,相信,“開發”二字應該是不絕於耳。常常這兩個字被賦予的一種項目使命,職業生涯中好似帶上光環,在伴隨著穩定的收入。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選擇開發,而蜂擁而至吧。這段時間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跟開發人員的交流愈來愈多,從中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豐富了我的視野。但另一個側面,有些負面的因素也在左右著我的認知。因為常常在開發人員的語氣中,你會感覺到,不只是去IOE浪潮再對DBA的影響力有所削弱,似乎有一部分的開發人員思維已經固化,認為“開發”才是最重要的,進而獲得相應的高薪也是順利成章的。而且很多情況下,技術交流最後都會衍生成可以賺多少錢,未來會變的如何牛,等等吧。我不太想回憶了,也懶得回憶了。只是常常讓我有些觸動,如今的技術人們都在為了什麼從事技術?除了掙錢,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的思考下,我們到底是什麼趨使我們當初走上了技術這條路,而又是什麼趨使我們在這條路上,“堅持”的一直走下去。我想,如果為了錢,你可能是過客,但做不到“堅持”,更談不上“大牛”了。
話再說回來,再說說“開發”,其實搞開發的辛苦、艱辛這是IT業內達成共識的事,想“做好”開發,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對於DBA,似乎並不像“研發人員”這類職位一樣被人們所熟知,有一部分甚至在企業中得不到認可。這其實是很尴尬的局面。原本“開發”與“DBA”其實應該是熟絡的密友,是難捨難分的搭檔才對。因為無論是研發也好,還是DBA也好,思維模式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只是針對從事的重難點側重不同,比如說開發要想辦法讓軟件系統性能更高,而DBA則希望數據庫更具健壯性,這前台、後台之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而發展成當今的現狀,這也是有各種層面的因素導致的。
記得聽老前輩DBA說過,在10年前,DBA是個極為稀缺的職業群體,而且只有大公司才有DBA,而且“光環”非常耀眼。伴隨著IT業界的發展,對於數據庫的安全性愈發受到重視,再加之IT系統管理的精細化發展,對於DBA的需求逐漸增加。由開始的“大公司內研發轉型DBA發展之路”,已經轉變為“不想成天寫代碼的人群選擇職業”的發展原因。說到前後兩者的對比,想必最大的區別就是——開發技能!在之前對於DBA的要求,是只有你掌握了開發技能以後,才有可能成為DBA的,也是當初DBA為何門檻高的原因,因為很多開發人員可能還沒過渡到DBA就已經在開發的人群中淹沒了。而當今已不是這般,已經可以主動選擇DBA,而其中已經可以細化出“開發DBA”還是“管理DBA”,但這在我看來,身為一個DBA的話,不掌握些開發技能,真的是有失DBA之名。如果只是單純的懂管理,在未來想必終會被淘汰。所以,我們在立足於“數據庫管理型”技能之上,應該更多的去了解開發的知識、理論。
如果我這麼比喻不知能否被認可:對於開發人員,側重的是了解業務邏輯,而在經過多年積累後,找尋技術突破遇到瓶頸時,或許可以嘗試一下轉型DBA,而在DBA磨練打拼數年之後,由於懂業務、懂平台結構,於是成為了企業的“架構師”。
2014年記於威海
回憶兩點細微的所見所感
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最容易陷入慣性思維的漩渦,可能不是本身有難度,而是習慣了不再做出思考的代價。
培養條件性反射的細節:版本+位數
可曾留意的細節,數據庫版本的位數。在最初工作的時候,對於位數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而是伴隨著工作中由於版本位數不統一造成的一些列低端問題的出現,才讓我意識到,對於位數原來oracle如此明確。
[oracle@hyl ~]$ sqlplus '/as sysdba'
SQL*Plus: Release 10.2.0.1.0 - Production on Wed Aug 6 08:41:02 2014
Copyright (c) 1982, 2005,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 Database 10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0.2.0.1.0 - 64bit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and Data Mining options
即使在我們登陸sqlplus時就有版本的信息,大家是否留意過這個簡單的細節呢~
上面是登陸10G的sqlplus時,如果oracle是64bit的,是會有提示出“64bit”的信息的,而如果是32位則沒有位數提示。在oracle11G也同樣,如下:
還有幾個方法,也可以查看到oracle的位數,如下:
法二:
法三:
這裡說明一下,如果是32位的oracle,上面的這個值應該是8位的16進制數。
法四:
在linux系統下,可以用file命令查看版本信息,如下:
在64位的數據庫上使用PL/SQL Developer連接。
oci.dll是64位的,32位應用程序PLSQL Developer是無法加載的,而且PL/SQL Developer只支持32位,所以如果要連接64位Oracle,我們就必須安裝一個32位的oracle客戶端才行。
分享後思考
自省於消費式的年少經驗,最初的時候,缺乏穩健與沉澱式項目的有力支撐,就有些著急了,想要快些卻快不起來。恰當好的時候,被一些不經意的事當頭棒喝,驚醒夢中之人,揮別衣袖,走上征程。
曾幾何時,對於技術的保守、技術固守的姿態不僅沒利於技術提升,反而讓圈子更小。當意識在某個時機點發生變化的時候,才讓人意識到,分享的力量遠高於技術的固守。俞分享俞快樂。俞成長,很多東西反而覺得沒必要遮掩,因為簡單的東西早晚會被人學會,為何不助推一下呢。
在一個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讓一項技術高速發展,離不開分享的魅力。
想想昨天,壟斷化的技術領域,雖然讓某幾個企業掙得鍋滿盆滿,卻不知道無形間滯後了技術的發展速度。小到一個領域,大到一個民族的科技水平。生活中的細微處,無數的平凡崗位都在改變著我們這個國家,只是大一點或小一點。
此時怎麼意識到,感覺自己扯大啦~~跳過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