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mysql表優化、分析、檢查和修復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這裡介紹對數據庫的管理常規就是進行預防性的維護,以及修復那些出現問題的內容。
進行檢查和修復通常具有四個主要的任務:
1. 對表進行優化
2. 對表進行分析(分析並存儲MyISAM和BDB表中鍵的分布)
3. 對表進行檢查(檢查表的錯誤,並且為MyISAM更新鍵的統計內容)
4. 對表進行修復(修復被破壞的MyISAM表)
一、對表進行優化
優化表有很多方式實現: OPTIMIZE TABLE語句、mysqlcheck工具(服務器要運行)或myisamchk(服務器沒有運行或表中沒有交互)
為什麼優化?隨著MySQL的使用,包括BLOB和VARCHAR字節的表將變得比較繁冗,因為這些字段長度不同,對記錄進行插入、更新或刪除時,會占有不同大小的空間,記錄就會變成碎片,且留下空閒的空間。像具有碎片的磁盤,會降低性能,需要整理,因此要優化。
1. 利用OPTIMIZE語句對表進行優化
# mysql>OPTIMIZE TABLE 表名
這樣就對表名進行了優化。
2. 利用mysqlcheck對表進行優化
mysqlcheck可進行優化外,還可執行大量的檢查和修復任務。
# mysqlcheck -o 數據庫名 表名 -uroot -p111111 (一張表) # mysqlcheck -o 數據庫名 表名1 表名2 -uroot -p111111 (多張表) # mysqlcheck -o 數據庫名 -uroot -p111111 (對整個數據庫)
3. 利用myisamchk對表進行優化
# myisamchk --quick --check-only-changed --sort-index --analyze 表名 # myisamchk -r 表名 (參數-r表示對表進行修復,同時也刪去了浪費的空間) # myisamchk -r /usr/local/mysql/data/testblog/article (指定表所在的路徑)
以上操作需在服務器關閉或沒有與服務器互操作的時候,可以使用myisamchk命令行工具(如果服務器正在運行,那麼在運行這條語句之前利用mysqladmin flush-tables對表進行刷新。需確保服務器沒有與表進行互操作,否則會出現故障)。myisamchk是最老的方法。必須在正確位置上運行myisamchk,或者指定表所在的路徑。
注意:在優化過程中,表會被鎖住,因此不要在忙時進行優化操作。同樣,需要有足夠的空間才能進行OPTIMIZE TABLE。如果沒有磁盤空間,MySQL將不能進行優化,表也無法使用。
優化是對包含MyISAM表的數據庫的常規管理事務中一個重要環節,應該定期進行。
二、對表進行分析
對表的定期分析可以改善性能,且應該成為常規維護工作的一部分。因為通過更新表的索引信息對表進行分析,可改善數據庫性能。
有三種方法可以對表進行分析:
1. 連接到MySQL時,使用ANALYZE TABLE語句
2. 利用mysqlcheck命令行工具(服務器需要運行,並且只對MyISAM表起作用)
3. 利用myisamchk命令行工具(服務器不應該運行,或無對所操作的表發生互操作)
# ANALYZE TABLE 表名; # mysqlcheck -a 數據庫名 表名 -uroot -p111111 # mysqlcheck -a 數據庫名 表名1 表名2 -uroot -p111111
如果試圖對不支持分析操作的表進行分析(如InnoDB),那操作將無法進行
# myisamchk -a /usr/local/mysql/data/數據庫/表名
更多關於MySQL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MySQL事務操作技巧匯總》、《MySQL存儲過程技巧大全》、《MySQL數據庫鎖相關技巧匯總》及《MySQL常用函數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MySQL數據庫計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