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個數據庫的所有的表數據,索引文件全部放在一個文件中,默認這個共享表空間的文件路徑在data目錄下。 默認的文件名為ibdata1, 初始化為10M。
由於是默認的方式,就暫且理解為Mysql官方推薦的方式。相對而言所有的數據都在一個(或幾個)文件中,比較利於管理,而且在操作的時候只需要open這一個(或幾個)文件即可,相對來說代價很低。但問題是在數據達到以G為單位來計算的時候優劣逆轉。一個過大的文件很不利於管理,而且對於一個如此巨大的文件來說,讀寫它需要耗費的資源一樣巨大。更加令人費解的是,INNODB引擎竟然將索引和數據保存於同一個文件中,索引和數據之間尚存在資源爭用,不利於性能的提升。你當然可以通過innodb_data_file_path的配置規劃多個表空間文件,但MySQL的邏輯是“用滿後增加”,僅僅是一個文件的拆分而已,不能從根本上分離數據和索引。
每一個表都將會以獨立的文件方式來進行存儲,每一個表都有一個.frm表描述文件,還有一個.ibd文件。其中這個文件包括了單獨一個表的數據內容以及索引內容。
可以將表空間分成多個文件存放到各個磁盤上(表空間文件大小不受表大小的限制,如一個表可以分布在不同步的文件上)。數據和文件放在一起方便管理。
缺點所有的數據和索引存放到一個文件中意味著將有一個很大的文件,雖然可以把一個大文件分成多個小文件,但是多個表及索引在表空間中混合存儲,這樣對於一個表做了大量刪除操作後表空間中將會有大量的空隙,特別是對於統計分析,日值系統這類應用最不適合用共享表空間。
共享表空間管理會出現表空間分配後不能回縮的問題,當出現臨時建索引或是創建一個臨時表的操作表空間擴大後,就是刪除相關的表也沒辦法回縮那部分空間了。在磁盤監控時,也許就報警不斷了,但實際上MySQL還可以運行良好。另外,當磁盤上占用較多時性能也不是太好。這種情況處理只能是是建一個新的Slave從主庫上Dump出來,然後在Dump到從庫中,動作較大。對於InnoDB Hot Backup備份的操作(或是直接冷備),每次需要拷貝的文件比較大。如果現在有180G的表空間,但實際數據只有50多G,那麼我們將面對每次需要拷180G的數據。
每個表都有自已獨立的表空間。 每個表的數據和索引都會存在自已的表空間中。
可以實現單表在不同的數據庫中移動。 空間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外,不能自已回收表空間)。
Drop table操作會自動回收表空間,如果對於統計分析或是日值表,刪除大量數據後可以通過:alter table TableName engine=innodb;回縮不用的空間。
對於使innodb-plugin的Innodb使用turncate table也會使空間收縮。
對於使用獨立表空間的表,不管怎麼刪除,表空間的碎片不會太嚴重的影響性能,而且還有機會處理。
單表增加過大,如超過100個G。
注:獨立表空間時,ibdata1文件中存儲著字典信息和undo 頁。所以冷備份的時候仍然需要備份ibdata1文件。如果ibdata1文件丟失,則會提示innodb表不存在,但其實其數據文件和表結構是存在的。
1.查看當前表空間情況: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per_table';
Variable_name
Value
innodb_file_per_table
OFF
1 row in set (0.00 sec)
表示當前是共享表空間。
也可以通過觀察含有innodb類型的表的文件來了解:
[root@localhost Idx]# pwd
/home/mysql/data/Idx
[root@localhost Idx]# ls
album.frm artist.frm db.opt Track.frm Track.MYD Track.MYI
想要將共享表空間轉化為獨立表空間有兩種方法:
先邏輯備份,然後修改配置文件my.cnf中的參數innodb_file_per_table參數為1,重啟服務後將邏輯備份導入即可。
修改配置文件my.cnf中的參數innodb_file_per_table參數為1,重啟服務後將需要修改的所有innodb表都執行一遍: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gine=innodb;
使用第二種方式修改後,原來庫中的表中的數據會繼續存放於ibdata1中,新建的表才會使用獨立表空間.
查看當前的數據文件為:
[root@localhost Idx]# ls
album.frm album.ibd artist.frm artist.ibd db.opt Track.frm Track.MYD Track.MYI
這樣就已經將共享表空間轉化為獨立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