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程序員寫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優的所以我們只要啟用mysql慢查詢日志功能就可以分析每一條sql語句所運行相關性能了,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
在MySQL中,慢查詢的界定時間是由MySQL內置參數變量long_query_time來指定的,其默認值為10(單位:秒),我們可以通過show variables like 'long_query_time';指令來查看該參數變量的信息:
long_query_time的默認值為10秒
不過,在程序開發過程中,我們認為慢速查詢的界定時間並沒有10秒這麼長,依據不同項目的不同需求,我們一般將慢查詢的界定時間設定為1~5秒之間。我們可以使用指令set long_query_time = 秒數來設定long_query_time變量的值。
設定long_query_time的值為1秒
修改了long_query_time參數後,我們還需要讓MySQL能夠記錄下慢查詢的日志信息。因為,在默認情況下,MySQL並不會記錄慢查詢的日志信息。如果要記錄慢查詢日志,我們需要以命令行方式進入MySQL安裝目錄in目錄(也可將該目錄添加到PATH環境變量中),使用如下命令重新啟動MySQL:
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 #中括號[]內的部分是可選的,file_name表示日志文件路徑
#在5.5及以上版本的MySQL中,使用如下命令啟動:
mysqld --show-query-log[=1] [--show-query-log-file=file_name]
#在5.0、5.1等低版本的MySQL中,使用如下命令啟動:
mysqld --log-slow-queries[=file_name]
在上述命令中,如果沒有指定日志文件名,則日志文件名稱默認為主機名-slow.log;如果沒有指定文件路徑或者指定的文件路徑不是絕對路徑,則日志文件將默認存放在MySQL配置文件my.ini中參數datadir所指定的目錄下。
此外,你也可以將上述命令行啟動命令配置到my.ini中的[mysqld]節點下,這樣無需每次手動鍵入上述命令來啟動。
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 [mysqld]
#設置慢查詢界定時間為1秒
long_query_time=1
#5.0、5.1等版本配置如下選項
log-slow-queries="mysql_slow_query.log"
#5.5及以上版本配置如下選項
slow-query-log=On
slow_query_log_file="mysql_slow_query.log"
注意:雖然慢查詢的名字中只包含了”查詢”,實際上並不僅僅表示SELECT查詢操作,諸如INSERT、UPDATE、DELETE、CALL等其他DML操作,只要是超過指定時間的,都可以稱之為“慢查詢”,並且會記錄在慢查詢日志中。
使用explain獲取SELECT語句的執行計劃信息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使用EXPLAIN指令來獲取SELECT語句執行的細節信息。在MySQL中數據庫中,EXPLAIN指令的用法非常簡單,如下所示:
EXPLAIN SELECT語句
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 --例如:EXPLAIN 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user_id = 1;如果是在Oracle數據庫中,我們同樣可以使用如下SQL語句來獲取SELECT語句的執行計劃信息:
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EXPLAIN PLAN FOR SELECT語句
--例如:EXPLAIN PLAN FOR 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user_id = 1;
在這裡,我們以MySQL為例,在數據庫中執行上述EXPLAIN指令,將會輸出如下結果(user_id是admin表的主鍵列):
explain獲取SELECT語句執行計劃詳情
explain獲取SELECT語句執行計劃詳情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執行計劃信息所表示的含義,我們再次執行帶格式化的EXPLAIN命令
代碼如下 復制代碼 EXPLAIN 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user_id = 1G;(G在MySQL中表示格式化輸出結果),我們將會得到如下信息:
*************************** 1. row ***************************
id: 1
select_type: SIMPLE
table: admin
type: const
possible_keys: PRIMARY
key: PRIMARY
key_len: 1
ref: const
rows: 1
Extra:
1 row in set (0.00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