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下應用Inplace和Online方法創立索引的教程。本站提示廣大學習愛好者:(MySQL下應用Inplace和Online方法創立索引的教程)文章只能為提供參考,不一定能成為您想要的結果。以下是MySQL下應用Inplace和Online方法創立索引的教程正文
MySQL各版本,關於add Index的處置方法是分歧的,重要有三種:
(1)Copy Table方法
這是InnoDB最早支撐的創立索引的方法。望文生義,創立索引是經由過程暫時表拷貝的方法完成的。
新建一個帶有新索引的暫時表,將原表數據全體拷貝莅臨時表,然後Rename,完成創立索引的操作。
這個方法創立索引,創立進程中,原表是可讀的。然則會消費一倍的存儲空間。
(2)Inplace方法
這是原生MySQL 5.5,和innodb_plugin中供給的創立索引的方法。所謂Inplace,也就是索引創立在原表上直接停止,不會拷貝暫時表。絕對於Copy Table方法,這是一個提高。
Inplace方法創立索引,創立進程中,原表異樣可讀的,然則弗成寫。
(3)Online方法
這是MySQL 5.6.7中供給的創立索引的方法。不管是Copy Table方法,照樣Inplace方法,創立索引的進程中,原表只能許可讀取,弗成寫。對運用有較年夜的限制,是以MySQL最新版本中,InnoDB支撐了所謂的Online方法創立索引。
InnoDB的Online Add Index,起首是Inplace方法創立索引,無需應用暫時表。在遍歷聚簇索引,搜集記載並拔出到新索引的進程中,原表記載可修正。而修正的記載保留在Row Log中。當聚簇索引遍歷終了,並全體拔出到新索引以後,重放Row Log中的記載修正,使得新索引與聚簇索引記載到達分歧狀況。
與Copy Table方法比擬,Online Add Index采取的是Inplace方法,無需Copy Table,削減了空間開支;與此同時,Online Add Index只要在重放Row Log最初一個Block時鎖表,削減了鎖表的時光。
與Inplace方法比擬,Online Add Index接收了Inplace方法的優勢,卻削減了鎖表的時光。
1.Inplace add Index
測試表
create table t1 (a int primary key, b int)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1,1),(2,2),(3,3),(4,4);
Inplace Add Index處置流程
SQL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idx_t1_b(b);
處置流程
sql_table.cc::mysql_alter_table(); // 斷定以後操作能否可以停止Inplace完成,弗成停止Inplace Alter的包含: // 1. Auto Increment字段修正; // 2. 列重定名; // 3. 行存儲格局修正;等 mysql_compare_tables() -> ha_innobase::check_if_incompatible_data(); // Inplace創立索引第一階段(重要階段) handler0alter.cc::add_index(); … // 創立索引數據字典 row0merge.c::row_merge_create_index(); index = dict_mem_index_create(); // 每一個索引數據字典上,有一個trx_id,記載創立此索引的事務 // 此trx_id有何功效,接著往下看 index->trx_id = trx_id; // 讀取聚簇索引,結構新索引的項,排序並拔出新索引 row0merge.c::row_merge_build_indexes(); // 讀取聚簇索引,留意:只讀取個中的非刪除項 // 跳過一切刪除項,為何可以這麼做?往下看 row_merge_read_clustered_index(); // 文件排序 row_merge_sort(); // 次序讀取排敘文件中的索引項,逐一拔出新建索引中 row_merge_insert_index_tuples(); // 期待翻開以後表的一切只讀事務提交 sql_base.cc::wait_while_table_is_used(); // 創立索引停止,做最初的清算任務 handler0alter.cc::final_add_index(); // Inplace add Index終了
Inplace Add Index完成剖析
在索引創立完成以後,MySQL Server立刻可使用新建的索引,做查詢。然則,依據以下流程,對我小我來講,有三個疑問點:
索引數據字典上,為什麼須要保護一個trx_id?
trx_id有何感化?
遍歷聚簇索引讀取一切記載時,為什麼可跳過刪除項?
只讀取非刪除項,那末新建索引上沒有版本信息,沒法處置原有事務的快照讀;
MySQL Server層,為什麼須要期待翻開表的只讀事務提交?
期待以後表上的只讀事務,可以包管這些事務不會應用到新建索引
依據剖析,期待翻開表的只讀事務停止較好懂得。由於新索引上沒有版本信息,若這些事務應用新的索引,將會讀不到准確的版本記載。
那末InnoDB是若何處置其他那些在創立索引之前曾經開端,但卻一向未提交的老事務呢?這些事務,因為後期為並未讀取以後表,是以不會被期待停止。這些事務在RR隔離級別下,會讀取不到准確的版本記載,由於應用的索引上並沒有版本信息。
固然,InnoDB異樣斟酌到了此成績,並采取了一種比擬簡介的處置計劃。在索引上保護一個trx_id,標識創立此索引的事務ID。如有一個比這個事務更老的事務,盤算應用新建的索引停止快照讀,那末直接報錯。
斟酌以下的並發處置流程(事務隔離級別為RR):
session 1: session 2: // 此時創立Global ReadView select * from t2; delete from t1 where b = 1; // idx_t1_b索引上,沒有b = 1的項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idx_t1_b(b); // 因為ReadView在delete之前獲得 // 是以b = 1這一項應當被讀取到 select * from t1 where b = 1;
當session 1履行最初一條select時,MySQL Optimizer會選擇idx_t1_b索引停止查詢,然則索引上並沒有b = 1的項,應用此索引會招致查詢失足。那末,InnoDB是若何處置這個情形的呢?
處置流程:
… ha_innobase::index_init(); change_active_index(); // 斷定session 1事務的ReadView能否可以看到session 2創立索引的事務 // 此處,session 2事務固然弗成見,那末prebuilt->index_usable = false prebuilt->index_usable = row_merge_is_index_usable(readview, index->trx_id); … ha_innobase::index_read(); // 斷定index_usable屬性,此時為false,前往下層表界說修正,查詢掉敗 if (!prebuilt->index_usable) return HA_ERR_TABLE_DEF_CHANGED;
MySQL Server收到InnoDB前往的毛病以後,會將毛病報給用戶,用戶會收到以下毛病:
mysql> select * from t1 where b = 1;
ERROR 1412 (HY000): Table definition has changed, please retry transaction
2.Online add Index
測試表
create table t1 (a int primary key, b int)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1,1),(2,2),(3,3),(4,4);
Online Add Index處置流程
SQL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idx_t1_b(b);
處置流程
sql_table.cc::mysql_alter_table(); // 1. 斷定以後DDL操作能否可以Inplace停止 check_if_supported_inplace_alter(); … // 2. 開端停止Online創立的後期預備任務 prepare_inplace_alter_table(); … // 修正表的數據字典信息 prepare_inplace_alter_table_dict(); … // 期待InnoDB一切的後台線程,停滯操作此表 dict_stats_wait_bg_to_stop_using_tables(); … // Online Add Index差別與Inplace Add Index的症結 // 在Online操作時,原表同時可以讀寫,是以須要 // 將此進程中的修正操作記載到row log當中 row0log.cc::row_log_allocate(); row_log_t* log = (row_log_t*)&buf[2 * srv_sort_buf_size]; // 標識以後索引狀況為Online創立,那末此索引上的 // DML操作會被寫入Row Log,而不在索引長進行更新 dict_index_set_online_status(index, ONLINE_INDEX_CREATION); … // 3. 開端停止真實的Online Add Index的操作(最主要的流程) inplace_alter_table(); // 此函數的操作,前部門與Inplace Add Index根本分歧 // 讀取聚簇索引、排序、並拔出到新建索引中 // 最年夜的分歧在於,當拔出完成以後,Online Add Index // 還須要將row log中的記載變更,更新到新建索引中 row0merge.cc::row_merge_build_index(); … // 在聚簇索引讀取、排序、拔出新建索引的操作停止以後 // 進入Online與Inplace真實的分歧的地方,也是Online操作 // 的精華部門——將這個進程中發生的Row Log重用 row0log.cc::row_log_apply(); // 臨時將新建索引全部索引樹完整鎖住 // 留意:只是臨時性鎖住,其實不是在全部重用Row Log的 // 進程中一向加鎖(避免加鎖時光太長的優化,若何優化?) rw_lock_x_lock(dict_index_get_lock(new_index)); … // InnoDB Online操作最主要的處置流程 // 將Online Copy Table中,記載的Row Log重放到新建索引上 // 重放Row Log的算法以下: // 1. Row Log中記載的是Online創立索引時代,原表上的DML操作 // 這些操作包含:ROW_OP_INSERT;ROW_OP_DELETE_MARK; … // 2. Row Log以Block的方法存儲,若DML較多,那末Row Logs能夠 // 會占用多個Blocks。row_log_t構造中包括兩個指針:head與tail // head指針用於讀取Row Log,tail指針用於追加寫新的Row Log; // 3.在重用Row Log時,算法遵守一個准繩:盡可能削減索引樹加鎖 // 的時光(索引樹加X鎖,也意味著表上制止了新的DML操作) // 索引樹須要加鎖的場景: // (一) 在重用Row Log逾越新的Block時,須要長久加鎖; // (二) 若運用的Row Log Block是最初一個Block,那末一向加鎖 // 運用最初一個Block,因為制止了新的DML操作,是以此 // Block運用終了,新索引記載與聚簇索引到達分歧狀況, // 重用階段停止; // (三) 在運用中央Row Log Block上的row log時,無需加鎖,新的 // DML操作仍然可以停止,發生的row log記載到最初一個 // Row Log Block之上; // 4. 假如是創立Unique索引,那末在運用Row Log時,能夠會湧現 // 違背獨一性束縛的情形,這些情形會被記載到 // row_merge_dup_t構造當中 row_log_apply_ops(trx, index, &dup); row_log_apply_op(); row_log_apply_op_low(); … // 將New Index的Online row log設置為NULL, // 標識New Index的數據曾經與聚簇索引完整分歧 // 在此以後,新的DML操作,無需記載Row Log dict_index_set_online_status(); index->online_status = ONLINE_INDEX_COMPLETE; index->online_log = NULL; rw_lock_x_unlock(dict_index_get_block(new_index)); row_log_free(); … // 4. Online Add Index的最初步調,做一些後續掃尾任務 commit_inplace_alter_table(); …
Online Add Index完成剖析
在看完後面剖析的InnoDB 5.6.7-RC版本中完成的根本處置流程以後,小我仍然遺留了幾個成績,重要的成績有:
Online Add Index能否支撐Unique索引?
確實的謎底是:支撐(不外存在Bug,前面剖析)。InnoDB支撐Online創立Unique索引。
既然支撐,就會見臨Check Duplicate Key的成績。Row Log中假如存在與索引中雷同的鍵值怎樣處置?怎樣檢測能否存在雷同鍵值?
InnoDB處理此成績的計劃也比擬簡介易懂。其保護了一個row_merge_dup_t的數據構造,存儲了在Row log重放進程中碰到的違背獨一性抵觸的Row Log。運用完Row Log以後,內部斷定能否存在Unique抵觸(有若干Unique抵觸,均會記載),Online創立Unique索引掉敗。
Row Log是甚麼樣的構造,若何組織的?
在Online Add Index進程中,並發DML發生的修正,被記載在Row Log中。起首,Row Log不是InnoDB的Redo Log,而是每一個正在被Online創立的索引的獨有構造。
Online創立索引,遵守的是先創立索引數據字典,後填湊數據的方法。是以,當索引數據字典創立勝利以後,新的DML操作便可以讀取此索引,測驗考試停止更新。然則,因為索引構造上的status狀況為ONLINE_INDEX_CREATION,是以這些更新不克不及直策應用到新索引上,而是放入Row Log當中,期待被重放到索引之上。
Row Log中,以Block的方法治理DML操作內容的寄存。一個Block的年夜小為由參數innodb_sort_buffer_size掌握,默許年夜小為1M (1048576)。初始化階段,Row Log請求兩個如許的Block。
在Row Log重放的進程中,究竟須要多久的鎖表時光?
後面的流程剖析中,也提到了鎖表的成績(外部為鎖新建索引樹的操作完成)。
在重放Row log時,有兩個情形下,須要鎖表:
情形一:在應用完一個Block,跳轉到下一個Block時,須要長久鎖表,斷定下一個Block能否為Row Log的最初一個Block。若不是最初一個,跳轉終了後,釋放鎖;應用Block內的row log不加鎖,用戶DML操作仍然可以停止。
情形二:在應用最初一個Block時,會一向持有鎖。此時不許可新的DML操作。包管最初一個Block重放完成以後,新索引與聚簇索引記載到達分歧狀況。
綜上剖析兩個鎖臉色況,情形二會連續鎖表,然則因為也只是最初一個Block,是以鎖表時光也較短,只會長久的影響用戶操作,在低峰期,這個影響是可以接收的。
3. Online Add Index能否也存在與Inplace方法一樣的限制?
因為Online Add Index同時也是Inplace方法的,是以Online方法也存在著Inplace方法所存在的成績:新索引上缺少版本信息,是以沒法為老事務供給快照讀。
不只如斯,絕對於Inplace方法,Online方法的束縛愈甚一籌,不只一切小於創立此Index的事務弗成應用新索引,同時,一切在新索引創立進程中開端的事務,也不克不及應用新索引。
這個加強的限制,在rowmerge.cc::row_merge_read_clustered_index()函數中調劑,在聚簇索引遍歷完成以後,將新索引的trx_id,賦值為Online Row Log中最年夜的事務ID。待索引創立完成以後,一切小於此事務ID的事務,均弗成應用新索引。
在遍歷聚簇索引讀取數據時,讀取的是記載的最新版本,那末此記載能否在Row Log也會存在?InnoDB若何處置這類情形?
起首,謎底是確定的。遍歷聚簇索引讀取記載最新版本時,這些記載有能夠是新事務修正/拔出的。這些記載在遍歷階段,曾經被運用到新索引上,於此同時,這些記載的操作,也被記載到Row Log當中,湧現了一筆記錄在新索引上存在,在Row Log中也存在的情形。
固然,InnoDB曾經斟酌到了這個成績。在重放Row Log的進程中,關於Row Log中的每筆記錄,起首會斷定其在新索引中能否曾經存在(row0log.c::row_log_apply_op_low()),若存在,則以後Row Log可以跳過(或許是將操作類型轉換)。
例如:Row Log中記載的是一個INSERT操作,若此INSERT記載在新索引中曾經存在,那末Row Log中的記載,可以直接拋棄(若存在項與INSERT項完整分歧);或許是將INSERT轉換為UPDATE操作(Row Log記載與新索引中的記載,部門索引列有分歧);
Online Add Index能否存在Bug?
謎底異樣是確定的,存在Bug。
個中有一個Bug,重現計劃以下:
create table t1 (a int primary key, b int, c char(250))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1(b,c) values (1,'aaaaaaa'); // 包管數據量夠多 insert into t1(b,c) select b,c from t1; insert into t1(b,c) select b,c from t1; insert into t1(b,c) select b,c from t1; … // max(a) = 196591 select max(a) from t1; // b中異樣沒有雷同項 update t1 set b = a; session 1 session 2 alter table t1 add unique index idx_t1_b(b); insert into t1(b,c) values (196592,'b'); // 此update,會發生b=196589的反復項 update t1 set b=196589 where a=196582; delete from t1 where a = 262127;
在以上的測試中,起首為表預備足夠的數據,目標是session 1做Online Add Index的讀取聚簇索引階段,session 2新的記載也可以或許被讀到。
在session 1的Online Add Index完成以後(勝利),履行以下兩個敕令,成果以下: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1;
+——-+————————————————– | Table | Create Table +——-+————————————————– | t1 | CREATE TABLE `t1` ( `a`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b` int(11) DEFAULT NULL, `c` char(25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a`), UNIQUE KEY `idx_t1_b` (`b`)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262129 DEFAULT CHARSET=gbk | +——-+————————————————– mysql> select * from t1 where a in (196582,196589); +——–+——–+———+ | a | b | c | +——–+——–+———+ | 196582 | 196589 | aaaaaaa | | 196589 | 196589 | aaaaaaa | +——–+——–+———+ 2 rows in set (0.04 sec)
可以看到,b上曾經有了一個Unique索引,然則表中卻存在兩個雷同的取值為196589的值。
此Bug,是處置Row Log的重放進程,未詳實斟酌一切情形招致的。是以,在MySQL 5.6版本穩固之前,慎用!
Online Add Index可自創的地方
在MySQL 5.6.7中進修到兩個文件操作函數:一是posix_fadvise()函數,指定POSIX_FADV_DONTNEED參數,可做到讀寫不Cache:Improving Linux performance by preserving Buffer Cache State unbuffered I/O in Linux;二是fallocate()函數,指定FALLOC_FL_PUNCH_HOLE參數,可做到讀時清空:Linux Programmer's Manual FALLOCATE(2) 有相似需求的同伙,可試用。
posix_fadvise函數+POSIX_FADV_DONTNEED參數,重要功效就是拋棄文件在Cache中的clean blocks。是以,若用戶不願望一個文件占用過量的文件體系Cache,可以按期的挪用fdatasync(),然後接著posix_fadvise(POSIX_FADV_DONTNEED),清空文件在Cache中的clean blocks,不錯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