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了解Oracle數據庫有很多的優點,但是你如果對其使用不當的話,是不能展現出它的優勢,以下就本人在Oracle開發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相關經驗,以下的文章就是對相關內容的描述。
一、 Oracle數據庫設計中字段的使用
在一些表的設計中,有一些常用的這段,已經基本成為一個規范,在大型系統中,多可以看到這些字段的蹤影,當然字段的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常用的字段分為以下幾類:
1.WHO字段
這類字段多用於記錄每行記錄的操作變更信息,比如是誰添加的這行記錄,誰做過修改等,詳細說明如下:
字段名稱
類型
說明
- LAST_UPDATE_DATE
- DATE
最後修改日期
- LAST_UPDATED_BY
- NUMBER(15)
最後修改人
- CREATION_DATE
- DATE
創建日期
- CREATED_BY
- NUMBER(15)
創建人
I.創建人
在任何一個系統中,一般都會有一個權限驗證和登錄的過程,在登錄後,會在系統的內存中記錄登錄人的信息,當此人在對Oracle數據庫的某個表進行添加操作的時候,會同時把這個操作人員的ID值寫入表中,供後期統計及審計
II.創建時間
與創建人的含義類似,在創建的同時,寫入系統的當前時間,這個字段的值一般取自於服務器而不是客戶端,比如在Oracle中,可以直接使用SYSDATE作為這個字段的值
III.最後修改人
一條記錄被創建後,同樣會有被修改的可能性,這裡需要對修改的人進行一個記錄,以便於後期審計。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這裡只記錄最後的修改信息,如果一條記錄經過多次的修改,中間的修改將無跡可尋,如果需要記錄詳細修改信息,需要使用日志功能,已經超出此字段的功效。
IV.最後修改日期
與最後修改人同時寫入記錄中,同理,也是記錄最後一次修改的時間,中間的修改均被最後一次覆蓋。
2. 狀態及有效期字段
在一些新聞類的內容中,經常會涉及到一個時效性,即一條新聞可能只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是對外可見的,超過這個時間段則將不允許發布,還有就是有些時候如果發現某些內容有問題,需要暫時對外屏蔽的時候,就可以用到狀態字段,詳細說明如下:
字段名稱
類型
說明
STATUS
NUMBER
狀態
START_DATE
DATE
有效開始日期
END_DATE
DATE
有效結束日期
I.狀態
這個字段一般用數值型表達,0表示失效,1表示有效,當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把這兩個值進行轉義,用“有效”和“失效”來顯示,不影響存儲方式。
失效不等於刪除,經過失效的內容,經過管理程序的調整,把狀態變成有效後,還可以恢復正常使用。
II.有效開始日期
這個字段如果填有具體的值,只有當時間超過這個時間後,信息才是有效的,在這個日期之前,信息將自動按無效處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字段置空,應該按跳過這個條件檢查來處理,這樣可以實現程序的靈活性。
III.有效結束日期
具體含義同上,只是超過此期,內容將按失效處理。
3.邏輯刪除
在Oracle數據庫系統中處理的刪除的做法一般有兩種:物理刪除和邏輯刪除,所謂物理刪除,就是在數據庫中直接使用delete等命令,從數據庫裡把數據真正的刪除,這種刪除從正常途徑將無法恢復數據,雖然可以部分程度減小整體的數據量,但不利於審計跟蹤;邏輯刪除指的是對數據不做任何刪除處理,而是對記錄打個標記,也就是在某個字段上賦值,表示此記錄已經刪除。
邏輯刪除的處理邏輯只由應用程序自己使用,因為數據在Oracle數據庫中實際還是存在的。
所涉及字段如下:
字段名稱
類型
說明
DELETED
NUMBER
是否刪除
DELETE_DATE
DATE
刪除時間
DELETED_BY
NUMBER
刪除人
I. 刪除標志
此字段有兩個取值,0表示正常,1表示已經刪除。
打上刪除標志後,所以的查詢語句必須同時在判斷條件的地方加上deleted=0的條件,否則會造成重大的失誤。
II. 刪除時間
與刪除標志一起使用,表示刪除的時間,可以使用當前服務器的時間,用sysdate來填充即可。
III. 刪除人
與最後修改人類似,需要記錄刪除的具體操作人員
刪除與標志位不同,采用標志位的方式,雖然前端無法展示數據,但是後台管理人員人一樣可以通過管理程序來調整該狀態,但是刪除標志則不同,確認刪除後,對整個應該來講,這條記錄都應該理解為不存在了。
4. 自增字段
所謂自增字段,是指隨著使用,它可以自動增加的字段。
這種字段的值一般沒有明確的含義,只用於一個唯一標識,這個字段一般也會設置成主鍵。
如果應用只針對Oracle,而不考慮數據庫無關性,那麼sequence無非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對於以前用習慣MSSQL等其它數據庫的朋友來說,Oracle這種用法簡直是太費勁了,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好一個自增字段,但是正因為如此,它也帶來了其它Oracle數據庫不能相比的優點,舉例來說。
一個訂單系統,即有訂單頭,又有訂單行,一般是先插入訂單頭,再插入訂單行,對於MSSQL等數據庫的自增字段,只有插入後才知道具體的ID值是多少,那麼寫入後,還要返查一下這個字段值再給訂單行使用;而對於Oracle來說,只要先從sequence裡取出一個值來,頭和行一起使用即可,最主要是的sequence的效果是非常高的,不需要擔心性能問題。
5. 彈性字段
在Oracle數據庫表結構設計的時候,最好多留出幾個備用的字段來,因為隨著系統的使用,一般會有增加字段的需求。預留字段的好處是,只要需要的時候啟用即可,不需要進行DDL操作,對數據庫後期維護的風險很低,並且一般的DDL操作,會造成級聯的VIEW/PACKAGE等程序失效,預留了彈性字段,則不會有這個問題。
預留的字段也可以按類型分成三種:字符串型,數值型及日期型,可以每個類型預留10個,或根據需要來決定,可以采用如下的樣式:
- NUMBER_ATTRIBUTE1
- STRING_ATTRIBUTE1
- DATE_ATTRIBUTE1
彈性字段如果不啟用,會不會占用過多的存儲空間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這種大型Oracle數據庫的結構中,只有一個字段真正被用到的時候,才會去占用實際的空間,否則它只是一個“說明”,並不占用實際的空間,所以不會造成空間浪費。
6. 拆分字段
這並不是一個字段的類型,而是指在表設計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把一個大表拆成不同的小表來存儲,比如用戶表,可以包括登錄名,密碼,姓名,生日,等一系列的字段,在某些情況下,包括的會員屬性可能達到上百個之多。
在數據量小的時候,無論怎麼樣的存儲,都不會有性能問題,但是當數據量比較大的時候,就必須考慮性能問題。如果索引比較合理,不管數據量多大,一般查詢速度都不會太慢,但是當某些特別情況,不能使用索引的時候,就會產生FTS(所謂的全表掃描),那麼掃描一個小表和掃描一個大表所占的時間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建議比較大的表分開存儲,把常用的幾個字段單獨提取出來,這樣即便全表掃描,也能比較好的控制效率。
在使用的時候,只要主表和子表都有索引,把它們聯合起來查詢,和一個真正的大表的效果基本上是一樣的,雖然性能肯定比一個真實的大表慢一點,但是和另一方面的性能提升比較起來,是值得的。目前有些大的系統采用這種拆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