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監控、診斷、處理數據庫性能問題的時候,時間信息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有時候可能我們會使用一些比例來判斷性能,但是使用比例而不使用時間往往會將我們帶向錯誤的方向。在以前的版本中,Oracle數據庫的時間計量單位是厘秒,使用厘秒最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可能有些操作是小於厘秒的。看上去這似乎不太常見,但是實際上在操作系統上很多操作都是以微妙作為單位的,這意味著操作的起始和終止在不到厘秒就完成了,從厘秒級看就好像沒有發生一樣,因為持續時間近似為0。而有時候操作的持續時間不到厘秒,但是起始和終止發生在兩個相連的厘秒,所以操作時間不到厘秒但是卻被記錄為厘秒,造成時間記錄的不准確。Oracle數據庫沒有內置的方式來記錄時間的流逝。DATE型數據用來記錄單獨的時間點;但是要表達一個時間量(也就是一個間隔),數據庫的設計者就必須把時間間隔轉換成原始單位秒,然後用一個NUMBER列來保存它。
雖然NUMBER這個數據類型可以以秒為單位准確地表示時間,但是它使得時間的計算變得很困難。比如,60秒是1分鐘,60分鐘是1個小時,24個小時等於1天——這些數字在以十進制為基礎的數字系統中都是非常不實用的。
在Oracle中,按照SQL 99標准,增加了時間間隔型數據INTERVAL YEAR TO MONTH 和 INTERVAL DAY TO SECOND,它們和其他幾種數據類型一起使得對時間的處理更加准確。TIMESTAMP、TIMESTAMP WITH TIME ZONE和TIMESTAMP WITH LOCAL TIME ZONE等數據類型都把時間的表達精確到了若干分之一秒,而且後面兩種還解決了地理位置造成的時間變化。
Sql語句的等待時間等於ELAPSED_TIME減去CPU_TIME,但是很難看到精確的等待時間。在V$SYSTEM_EVENT 視圖中能夠看到數據庫實例級的等待時間(並不是每條Sql語句的),但是看不到發生在操作系統上的等待時間。
在SQL和PL/SQL中,你都可以用時間間隔型數據,它們都是用同一種方式規定的:
INTERVAL YEAR[(year_precision)] TO MONTH
INTERVAL DAY[(day_precision)] TO SECOND[(fractional_seconds_precision)]
轉換函數,與date操作關系最大的就是兩個轉換函數:to_date(),to_char()
to_date() 作用將字符類型按一定格式轉化為日期類型:
具體用法:to_date('2008-11-27','yyyy-mm-dd'),前者為字符串,後者為轉換日期格式,注意,前後兩者要以一對應。
如;to_date('2008-11-27 13:34:43', 'yyyy-mm-dd hh24:mi:ss') 將得到具體的時間
對於精確數值,規定有缺省值:年和日是兩位數,若干分之一秒是六位數。
時間間隔的大小由INTERVAL來表示,後面緊接一個放在單引號中的表達式,以及用來解釋該表達式的文字。用YEAR TO MONTH表示時間間隔大小時要在年和月之間用一個連字符(-) 連接。而DAY TO SECOND表示時間間隔大小時要在日和時間之間用一個空格連接。例子如下:
返回當前時間 年月日小時分秒毫秒
select to_char(current_timestamp(5),'DD-MON-YYYY HH24:MI:SSxFF') from dual;
返回當前 時間的秒毫秒,可以指定秒後面的精度(最大=9)
select to_char(current_timestamp(9),'MI:SSxFF') from dual;
實現最大值與當前時間的比較
通過對記錄中最大的時間加上指定月份得到范圍上限,並用CURRENT_DATE獲取當前系統時間與之比較,如果超出該上限則判斷為不存在,表示為0,否則表示為1。
SQL:
SELECT COUNT(*) contains
FROM DUAL t
WHERE CURRENT_DATE < (SELECT (ADD_MONTHS(MAX(t.med_time),14))
FROM red_meettingrecord t
WHERE t.med_tar_id = '225'
AND t.med_usr_id = '001387')
通過對記錄中最大的時間加上指定月份得到范圍上限,並用CURRENT_DATE獲取當前系統時間與之比較,如果超出該上限則判斷為不存在,表示為0,否則表示為1。
關於Oracle 數據庫中時間問題比較的問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以後我還會繼續為大家講解大家需要的知識,希望都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