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行pl/sql編程時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存儲過程了。存儲過程的結構是非常的簡單的,我們在這裡除了學習存儲過程的基本結構外,還會學習編寫存儲過程時相關的一些實用的知識。如:游標的處理,異常的處理,集合的選擇等等
1.存儲過程結構
1.1 第一個存儲過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 '張三豐';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上面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存儲過程。一個存儲過程大體分為這麼幾個部分:
創建語句: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存儲過程名
如果沒有or replace語句,則僅僅是新建一個存儲過程。如果系統存在該存儲過程,則會報錯。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如果系統中沒有此存儲過程就新建一個,如果系統中有此存儲過程則把原來刪除掉,重新創建一個存儲過程。
存儲過程名定義:包括存儲過程名和參數列表。參數名和參數類型。參數名不能重復, 參數傳遞方式:IN, OUT, IN OUT
IN 表示輸入參數,按值傳遞方式。
OUT 表示輸出參數,可以理解為按引用傳遞方式。可以作為存儲過程的輸出結果,供外部調用者使用。
IN OUT 即可作輸入參數,也可作輸出參數。
參數的數據類型只需要指明類型名即可,不需要指定寬度。
參數的寬度由外部調用者決定。
過程可以有參數,也可以沒有參數
變量聲明塊:緊跟著的as (is )關鍵字,可以理解為pl/sql的declare關鍵字,用於聲明變量。
變量聲明塊用於聲明該存儲過程需要用到的變量,它的作用域為該存儲過程。另外這裡聲明的變量必須指定寬度。遵循PL/SQL的變量聲明規范。
過程語句塊:從begin 關鍵字開始為過程的語句塊。存儲過程的具體邏輯在這裡來實現。
異常處理塊:關鍵字為exception ,為處理語句產生的異常。該部分為可選
結束塊:由end關鍵字結果。
1.2 存儲過程的參數傳遞方式
存儲過程的參數傳遞有三種方式:IN,OUT,IN OUT .
IN 按值傳遞,並且它不允許在存儲過程中被重新賦值。如果存儲過程的參數沒有指定存參數傳遞類型,默認為IN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p_para1 :='aaa'; p_para2 :='bbb'; v_name := '張三豐';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null; end; Warning: Procedure created with compilation errors SQL> show error; Errors for PROCEDURE LIFEMAN.PROC1: LINE/COL ERROR -------- ---------------------------------------------------------------------- 8/3 PLS-00363: expression 'P_PARA1' cannot be used as an assignment target 8/3 PL/SQL: Statement ignored
這一點與其它高級語言都不同。它相當於java在參數前面加上final關鍵字。
OUT 參數:作為輸出參數,需要注意,當一個參數被指定為OUT類型時,就算在調用存儲過程之前對該參數進行了賦值,在存儲過程中該參數的值仍然是null.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 '張三豐';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1:'||p_para1);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2:'||p_para2);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SQL> var p1 varchar2(10); SQL> var p2 varchar2(10); SQL> var p3 varchar2(10); SQL> exec :p1 :='aaaa'; SQL> exec :p2 :='bbbb'; SQL> exec :p3 :='cccc'; SQL> exec proc1(:p1,:p2,:p3); p_para1:aaaa p_para2: p_para3:張三豐 SQL> exec dbms_output.put_line(:p2);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p2 ---------
INOUT 是真正的按引用傳遞參數。即可作為傳入參數也可以作為傳出參數。
1.3 存儲過程參數寬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v_name := p_para1; end; SQL> var p1 varchar2(10); SQL> var p2 varchar2(20); SQL> var p3 varchar2(30); SQL> exec :p1 :='aaaaaa'; SQL> exec proc1(:p1,:p2,:p3); ORA-06502: PL/SQL: numeric or value error: character string buffer too small ORA-06512: at "LIFEMAN.PROC1", line 8 ORA-06512: at line 1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無法在存儲過程的定義中指定存儲參數的寬度,也就導致了我們無法在存儲過程中控制傳入變量的寬度。
這個寬度是完全由外部傳入時決定的。
我們再來看看OUT類型的參數的寬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p_para2 :='aaaaaaaaaaaaaaaaaaaa'; end; SQL> var p1 varchar2(1); SQL> var p2 varchar2(1); SQL> var p3 varchar2(1); SQL> exec :p2 :='a'; SQL> exec proc1(:p1,:p2,:p3);
在該過程中,p_para2被賦予了20個字符a.
而在外部的調用過程中,p2這個參數僅僅被定義為varchar2(1).
而把p2作為參數調用這個過程,卻並沒有報錯。而且它的真實值就是20個a
SQL> select dump(:p2) from dual; DUMP(:P2) --------------------------------------------------------------------------- Typ=1 Len=20: 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 p2 --------- aaaaaaaaaaaaaaaaaaaa
再來看看IN OUT參數的寬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p_para3 :='aaaaaaaaaaaaaaaaaaaa'; end; SQL> var p1 varchar2(1); SQL> var p2 varchar2(1); SQL> var p3 varchar2(1); SQL> exec proc1(:p1,:p2,:p3);
執行這個過程,仍然正確執行。
可見,對於IN參數,其寬度是由外部決定。
對於OUT 和IN OUT 參數,其寬度是由存儲過程內部決定。
因此,在寫存儲過程時,對參數的寬度進行說明是非常有必要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參數的數據類型使用%type。這樣雙方就達成了一致。
1.3 參數的默認值
存儲過程的參數可以設置默認值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p1 varchar2, p2 varchar2 default 'mark')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2); end; SQL> set serveroutput on; SQL> exec procdefault('a'); mark
可以通過default 關鍵字為存儲過程的參數指定默認值。在對存儲過程調用時,就可以省略默認值。
需要注意的是:默認值僅僅支持IN傳輸類型的參數。OUT 和 IN OUT不能指定默認值
對於有默認值的參數不是排在最後的情況。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2(p1 varchar2 default 'remark', p2 varchar2 )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1); end;
第一個參數有默認值,第二個參數沒有。如果我們想使用第一個參數的默認值時
exec procdefault2('aa');
這樣是會報錯的。
那怎麼變呢?可以指定參數的值。
SQL> exec procdefault2(p2 =>'aa'); remark
這樣就OK了,指定aa傳給參數p2
2. 存儲過程內部塊
2.1 內部塊
我們知道了存儲過程的結構,語句塊由begin開始,以end結束。這些塊是可以嵌套。在語句塊中可以嵌套任何以下的塊。
Declare … begin … exception … end;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nerBlock(p1 varchar2) as o1 varchar2(10) := 'out1';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o1); declare inner1 varchar2(20); begin inner1 :='inner1';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1); declare inner2 varchar2(20); begin inner2 := 'inner2';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2); end;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null; end; end;
需要注意變量的作用域。
3.存儲過程的常用技巧
3.1 哪種集合?
我們在使用存儲過程的時候經常需要處理記錄集,也就是多條數據記錄。分為單列多行和多列多行,這些類型都可以稱為集合類型。我們在這裡進行比較這些集合類型,以便於在編程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索引表,也稱為pl/sql表,不能存儲於數據庫中,元素的個數沒有限制,下標可以為負值。
type t_table is table of varchar2(20) index by binary_integer; v_student t_table;
varchar2(20)表示存放元素的數據類型,binary_integer表示元素下標的數據類型。
嵌套表,索引表沒有 index by子句就是嵌套表,它可以存放於數據中,元素個數無限,下標從1開始,並且需要初始化
type t_nestTable is table of varchar2(20); v_class t_nestTable ;
僅是這樣聲明是不能使用的,必須對嵌套表進行初始化,對嵌套表進行初始化可以使用它的構造函數
v_class :=t_nestTable('a','b','c');
以上敘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學習oracle存儲過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