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TH AS的含義
WITH AS短語,也叫做子查詢部分(subquery factoring),可以讓你做很多事情,定義一個SQL片斷,該SQL片斷會被整個SQL語句所用到。有的時候,是為了讓SQL語句的可讀性更高些,也有可能是在UNION ALL的不同部分,作為提供數據的部分。
特別對於UNION ALL比較有用。因為UNION ALL的每個部分可能相同,但是如果每個部分都去執行一遍的話,則成本太高,所以可以使用WITH AS短語,則只要執行一遍即可。如果WITH AS短語所定義的表名被調用兩次以上,則優化器會自動將WITH AS短語所獲取的數據放入一個TEMP表裡,如果只是被調用一次,則不會。而提示materialize則是強制將WITH AS短語裡的數據放入一個全局臨時表裡。很多查詢通過這種方法都可以提高速度。
二.使用方法
先看下面一個嵌套的查詢語句: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 from person.StateProvince where CountryRegionCode in
(select CountryRegionCode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where Name like 'C%')
上面的查詢語句使用了一個子查詢。雖然這條SQL語句並不復雜,但如果嵌套的層次過多,會使SQL語句非常難以閱讀和維護。因此,也可以使用表變量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SQL語句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declare @t table(CountryRegionCode nvarchar(3))
insert into @t(CountryRegionCode) (select CountryRegionCode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where Name like 'C%')
select * from person.StateProvince where CountryRegionCode
in (select * from @t)
雖然上面的SQL語句要比第一種方式更復雜,但卻將子查詢放在了表變量@t中,這樣做將使SQL語句更容易維護,但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性能的損失。由於表變量實際上使用了臨時表,從而增加了額外的I/O開銷,因此,表變量的方式並不太適合數據量大且頻繁查詢的情況。為此,在SQL Server 2005中提供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這就是公用表表達式(CTE),使用CTE,可以使SQL語句的可維護性,同時,CTE要比表變量的效率高得多。
下面是CTE的語法: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WITH <common_table_expression> [ ,n ] ]
<common_table_expression>::=
expression_name [ ( column_name [ ,n ] ) ]
AS
( CTE_query_definition )
現在使用CTE來解決上面的問題,SQL語句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
cr as
(
select CountryRegionCode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where Name like 'C%'
)
select * from person.StateProvince where CountryRegionCode in (select * from cr)
其中cr是一個公用表表達式,該表達式在使用上與表變量類似,只是SQL Server 2005在處理公用表表達式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在使用CTE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 CTE後面必須直接跟使用CTE的SQL語句(如select、insert、update等),否則,CTE將失效。如下面的SQL語句將無法正常使用CTE: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
cr as
(
select CountryRegionCode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where Name like 'C%'
)
select *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 應將這條SQL語句去掉
-- 使用CTE的SQL語句應緊跟在相關的CTE後面 --
select * from person.StateProvince where CountryRegionCode in (select * from cr)
2. CTE後面也可以跟其他的CTE,但只能使用一個with,多個CTE中間用逗號(,)分隔,如下面的SQL語句所示: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
cte1 as
(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abc%'
),
cte2 as
(
select * from table2 where id > 20
),
cte3 as
(
select * from table3 where price < 100
)
select a.* from cte1 a, cte2 b, cte3 c where a.id = b.id and a.id = c.id
3. 如果CTE的表達式名稱與某個數據表或視圖重名,則緊跟在該CTE後面的SQL語句使用的仍然是CTE,當然,後面的SQL語句使用的就是數據表或視圖了,如下面的SQL語句所示: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table1是一個實際存在的表
with
table1 as
(
select * from persons where age < 30
)
select * from table1 -- 使用了名為table1的公共表表達式
select * from table1 -- 使用了名為table1的數據表
4. CTE 可以引用自身,也可以引用在同一 WITH 子句中預先定義的 CTE。不允許前向引用。
5. 不能在 CTE_query_definition 中使用以下子句:
(1)COMPUTE 或 COMPUTE BY
(2)ORDER BY(除非指定了 TOP 子句)
(3)INTO
(4)帶有查詢提示的 OPTION 子句
(5)FOR XML
(6)FOR BROWSE
6. 如果將 CTE 用在屬於批處理的一部分的語句中,那麼在它之前的語句必須以分號結尾,如下面的SQL所示: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declare @s nvarchar(3)
set @s = 'C%'
; -- 必須加分號
with
t_tree as
(
select CountryRegionCode from person.CountryRegion where Name like @s
)
select * from person.StateProvince where CountryRegionCode in (select * from t_tree)
CTE除了可以簡化嵌套SQL語句外,還可以進行遞歸調用。
微軟從SQl2005起引入了CTE(Common Table Expression)以強化T-SQL。這是一個類似於非持久視圖的好東東。
按照MSDN介紹
1、公用表表達式 (CTE) 可以認為是在單個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或 CREATE VIEW 語句的執行范圍內定義的臨時結果集。CTE 與派生表類似,具體表現在不存儲為對象,並且只在查詢期間有效。與派生表的不同之處在於,CTE 可自引用,還可在同一查詢中引用多次。
CTE 可用於:
創建遞歸查詢。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使用公用表表達式的遞歸查詢。
在不需要常規使用視圖時替換視圖,也就是說,不必將定義存儲在元數據中。
啟用按從標量嵌套 select 語句派生的列進行分組,或者按不確定性函數或有外部訪問的函數進行分組。
在同一語句中多次引用生成的表。
使用 CTE 可以獲得提高可讀性和輕松維護復雜查詢的優點。查詢可以分為單獨塊、簡單塊、邏輯生成塊。之後,這些簡單塊可用於生成更復雜的臨時 CTE,直到生成最終結果集。可以在用戶定義的例程(如函數、存儲過程、觸發器或視圖)中定義 CTE。
2、公用表表達式 (CTE) 具有一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能夠引用其自身,從而創建遞歸 CTE。遞歸 CTE 是一個重復執行初始 CTE 以返回數據子集直到獲取完整結果集的公用表表達式。當某個查詢引用遞歸 CTE 時,它即被稱為遞歸查詢。遞歸查詢通常用於返回分層數據,例如:顯示某個組織圖中的雇員或物料清單方案(其中父級產品有一個或多個組件,而那些組件可能還有子組件,或者是其他父級產品的組件)中的數據。
遞 歸 CTE 可以極大地簡化在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或 CREATE VIEW 語句中運行遞歸查詢所需的代碼。在 SQL Server 的早期版本中,遞歸查詢通常需要使用臨時表、游標和邏輯來控制遞歸步驟流。有關公用表表達式的詳細信息,請參閱使用公用表表達式。
這裡舉例說明如下:
為了描述方便,邀月特地列舉了一個常見的自關聯Table
表結構如下:
表結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REATE TABLE [dbo].[CategorySelf](
[PKID] [int] IDENTITY(1,1) NOT NULL,
[C_Name] [nvarchar](50) NOT NULL,
[C_Level] [int] NOT NULL,
[C_Code] [nvarchar](255) NULL,
[C_Parent] [int] NOT NULL,
[InsertTime] [datetime] NOT NULL,
[InsertUser] [nvarchar](50) NULL,
[UpdateTime] [datetime] NOT NULL,
[UpdateUser] [nvarchar](50) NULL,
[SortLevel] [int] NOT NULL,
[CurrState] [smallint] NOT NULL,
[F1] [int] NOT NULL,
[F2] [nvarchar](255) NULL
CONSTRAINT [PK_OBJECTCATEGORYSELF] PRIMARY KEY CLUSTERED
(
[PKID] ASC
)WITH (PAD_INDEX = OFF, STATISTICS_NORECOMPUTE = OFF, IGNORE_DUP_KEY = OFF, ALLOW_ROW_LOCKS = ON, ALLOW_PAGE_LOCKS = ON) ON [PRIMARY]
) ON [PRIMARY]
GO
再插入一些測試數據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Insert
INSERT INTO [CategorySelf]([C_Name],[C_Level] ,[C_Code],[C_Parent] ,[InsertTime] ,[InsertUser] ,[UpdateTime] ,[UpdateUser] ,[SortLevel] ,[CurrState] ,[F1] ,[F2])
select '分類1',1,'0',0,GETDATE(),'testUser',DATEADD(dd,1,getdate()),'CrackUser',13,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2',1,'0',0,GETDATE(),'testUser',DATEADD(dd,78,getdate()),'CrackUser',12,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3',1,'0',0,GETDATE(),'testUser',DATEADD(dd,6,getdate()),'CrackUser',10,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4',2,'1',1,GETDATE(),'testUser',DATEADD(dd,75,getdate()),'CrackUser',19,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5',2,'2',2,GETDATE(),'testUser',DATEADD(dd,3,getdate()),'CrackUser',17,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6',3,'1/4',4,GETDATE(),'testUser',DATEADD(dd,4,getdate()),'CrackUser',16,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7',3,'1/4',4,GETDATE(),'testUser',DATEADD(dd,5,getdate()),'CrackUser',4,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8',3,'2/5',5,GETDATE(),'testUser',DATEADD(dd,6,getdate()),'CrackUser',3,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9',4,'1/4/6',6,GETDATE(),'testUser',DATEADD(dd,7,getdate()),'CrackUser',5,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10',4,'1/4/6',6,GETDATE(),'testUser',DATEADD(dd,7,getdate()),'CrackUser',63,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11',4,'1/4/6',6,GETDATE(),'testUser',DATEADD(dd,8,getdate()),'CrackUser',83,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12',4,'2/5/8',8,GETDATE(),'testUser',DATEADD(dd,10,getdate()),'CrackUser',3,0,1,'邀月備注' union all
select '分類13',4,'2/5/8',8,GETDATE(),'testUser',DATEADD(dd,15,getdate()),'CrackUser',1,0,1,'邀月備注'
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在這個自關聯的表中,查詢以PKID為2的分類包含所有子分類。也許很多情況下,我們不得不用臨時表/表變量/游標等。現在我們有了CTE,就簡單多了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TEDemo1
WITH SimpleRecursive(C_Name, PKID, C_Code,C_Parent)
AS
(SELECT C_Name, PKID, C_Code,C_Parent FROM CategorySelf WHERE PKID = 2
UNION ALL
SELECT p.C_Name, p.PKID, p.C_Code,p.C_parent
FROM CategorySelf P INNER JOIN
SimpleRecursive A ON A.PKID = P.C_Parent
)
SELECT sr.C_Name as C_Name, c.C_Name as C_ParentName,sr.C_Code as C_ParentCode
FROM SimpleRecursive sr inner join CategorySelf c
on sr.C_Parent=c.PKID
查詢結果如下:C_Name C_ParentName C_ParentCode
分類5 分類2 2
分類8 分類5 2/5
分類12 分類8 2/5/8
分類13 分類8 2/5/8
感覺怎麼樣?如果我只想查詢第二層,而不是默認的無限查詢下去,
可以在上面的SQL後加一個選項 Option(MAXRECURSION 5),注意5表示到第5層就不往下找了。如果只想找第二層,但實際結果有三層,此時會出錯,
Msg 530, Level 16, State 1, Line 1
The statement terminated. The maximum recursion 1 has been exhausted before statement completion.
此時可以通過where條件來解決,而保證不出錯,看如下SQL語句:
CTEDemo2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 SimpleRecursive(C_Name, PKID, C_Code,C_Parent,Sublevel)
AS
(SELECT C_Name, PKID, C_Code,C_Parent,0 FROM CategorySelf WHERE PKID = 2
UNION ALL
SELECT p.C_Name, p.PKID, p.C_Code,p.C_parent,Sublevel+1
FROM CategorySelf P INNER JOIN
SimpleRecursive A ON A.PKID = P.C_Parent
)
SELECT sr.C_Name as C_Name, c.C_Name as C_ParentName,sr.C_Code as C_ParentCode
FROM SimpleRecursive sr inner join CategorySelf c
on sr.C_Parent=c.PKID
where SubLevel<=2
查詢結果:
C_Name C_ParentName C_ParentCode
分類5 分類2 2
分類8 分類5 2/5
當然,我們不是說CTE就是萬能的。通過好的表設計也可以某種程度上解決特定的問題。下面用常規的SQL實現上面這個需求。
注意:上面表中有一個字段很重要,就是C_Code,編碼 ,格式如"1/2",“2/5/8"表示該分類的上級分類是1/2,2/5/8
這樣,我們查詢就簡單多,查詢以PKID為2的分類包含所有子分類: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C_Name as C_Name, (Select top 1 C_Name from CategorySelf s where c.C_Parent=s.PKID) as C_ParentName,C_Code as C_ParentCode
from CategorySelf c where C_Code like '2/%'
查詢以PKID為2的分類包含所有子分類,且級別不大於3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C_Name as C_Name, (Select top 1 C_Name from CategorySelf s where c.C_Parent=s.PKID) as C_ParentName,C_Code as C_ParentCode
from CategorySelf c where C_Code like '2/%' and C_Level<=3
查詢結果同上,略去。這裡我們看出,有時候,好的表結構設計相當重要。
邀月於2009.10.23 1:36 完成分享。
有人很關心性能問題。目前沒有測試過。稍後會附上百萬級測試報告。不過,有兩點理解邀月忘了補充:
一、CTE其實是面向對象的,運行的基礎是CLR。一個很好的說明是With查詢語句中是區分字段的大小寫的。即"C_Code"和"c_Code"是不一樣的,後者會報錯。這與普通的SQL語句不同。
二、 這個應用示例重在簡化業務邏輯,即便是性能不佳,但對臨時表/表變量/游標等傳統處理方式是一種業務層次上的簡化或者說是優化。
公用表表達式 (CTE) 可以認為是在單個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或 CREATE VIEW 語句的執行范圍內定義的臨時結果集。CTE 與派生表類似,具體表現在不存儲為對象,並且只在查詢期間有效。與派生表的不同之處在於,CTE 可自引用,還可在同一查詢中引用多次。
CTE 可用於:
創建遞歸查詢。
在不需要常規使用視圖時替換視圖,也就是說,不必將定義存儲在元數據中。
啟用按從標量嵌套 select 語句派生的列進行分組,或者按不確定性函數或有外部訪問的函數進行分組。
在同一語句中多次引用生成的表。
使用 CTE 可以獲得提高可讀性和輕松維護復雜查詢的優點。查詢可以分為單獨塊、簡單塊、邏輯生成塊。之後,這些簡單塊可用於生成更復雜的臨時 CTE,直到生成最終結果集。
可以在用戶定義的例程(如函數、存儲過程、觸發器或視圖)中定義 CTE。
CTE 的結構
CTE 由表示 CTE 的表達式名稱、可選列列表和定義 CTE 的查詢組成。定義 CTE 後,可以在 SELECT、INSERT、UPDATE 或 DELETE 語句中對其進行引用,就像引用表或視圖一樣。CTE 也可用於 CREATE VIEW 語句,作為定義 SELECT 語句的一部分。
CTE 的基本語法結構如下:
WITH expression_name [ ( column_name [,...n] ) ]
AS
( CTE_query_definition )
只有在查詢定義中為所有結果列都提供了不同的名稱時,列名稱列表才是可選的。
運行 CTE 的語句為:
SELECT <column_list>
FROM expression_name
示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 s_name as
(
select s.name, sc.c,sc.grade from SQL Server student AS s,sc
where s.s#=sc.s#
)
select * from s_name
在使用CTE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 CTE後面必須直接跟使用CTE的SQL語句(如select、insert、update等),否則,CTE將失效。
2. CTE後面也可以跟其他的CTE,但只能使用一個with,多個CTE中間用逗號(,)分隔。
3. 如果CTE的表達式名稱與某個數據表或視圖重名,則緊跟在該CTE後面的SQL語句使用的仍然是CTE,當然,後面的SQL語句使用的就是數據表或視圖了。
4. CTE 可以引用自身(遞歸查詢),也可以引用在同一 WITH 子句中預先定義的 CTE。不允許前向引用。
5. 不能在 CTE_query_definition 中使用以下子句:
(1)COMPUTE 或 COMPUTE BY
(2)ORDER BY(除非指定了 TOP 子句)
(3)INTO
(4)帶有查詢提示的 OPTION 子句
(5)FOR XML
(6)FOR BROWSE
6. 如果將 CTE 用在屬於批處理的一部分的語句中,那麼在它之前的語句必須以分號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