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應該是考察硬件知識和數據庫物理部署。
首先需要知道這些磁盤是否要用於存放數據庫備份文件和數據庫性能(讀/寫)要求。來決定raid的級別。
1)、如果偏重於性能考慮,而且不用存放數據庫備份文件的話,考慮使用raid0+1,這樣可使用的磁盤容量為:14*73*50%=511G。
2)、如果讀/寫性能要求不高,而且還比較摳門的話,可以考慮raid5,這樣可使用的磁盤容量為:13*73=949G。
至於如何使用應該是說數據庫物理文件的部署。注意說出將tempdb,data file,log file分開存放以減少I/O競爭即可。其實現在的條帶化磁盤一般都會自動將文件分存,人為的分布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
2.有兩服務器群集,分別為node1和node2 現在要打win200系統補丁,打完後,要重新啟動,如何打補丁,不能影響用戶使用(要用群集的術語詳細說明)。
這個具體操作有點忘了。大致是:首先看哪個節點正在使用,通過節點IP(私有)訪問另一個空閒節點,為其打上補丁,然後在群集管理器中停止該節點(也可以用命令行方式),重新啟動。等到啟動完畢,將切換使用節點,為另一個節點打補丁。然後重新啟動。
3.有一個A 數據庫,分別復制到B和C B 要求 每次數據更新 也同時更新,C 每天更新一次就行,如何制定復制策略!
這個應該考察的是復制知識。
a->b
1)、如果使用SQL Server復制功能,那麼讓a->b使用事務性復制方式(同步復制)。
2)、如果表不多,也可以自己寫觸發器,利用linkserver+distribute transaction。
a->c
1)、如果使用SQL Server復制功能,那麼讓a->b使用快照復制方式,在某一時間點進行一次性復制。
2)、也可以自己寫bat,將a備份後,通過FTP傳輸備份介質,恢復c。(比較麻煩,不推薦)
4.有一個order 表,有90個字段,20個索引,15個復合索引,其中有3個索引字段超過10個,如何進行優化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沒水平。你不詳細說明這個表的使用方式(讀寫類的,還是幾乎是靜態表),就問人家怎麼優化?!!還不如問問索引的分布訪問原理更好。
看得出他就想讓你說:那三個索引超過10個,B樹遍例效率很低,適當減少字段數目。如果是SQL2005,可以將選擇性不好的字段放在“索引附加字段”中,以保證索引覆蓋。而且SQL Server由於有鎖升級的毛病,可以考慮拆開表。
5.有一個數據庫200G大小,每天增加50M 允許用戶隨時訪問,制定備份策略(詳細說明)。
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增量備份方式。每周日做一次全備份,周一到周六作增量備份(由於數據量較少,可以考慮每30分鐘增量備份一次)。這樣可以盡量減少性能消耗,而且如果transaction log丟失的情況下,可以保證最多丟失30分鐘數據。
6.管理50台數據庫,日常工作是檢查數據庫作業是否完成,你該如何完成這項檢查工作?
這個比較簡單。在每台機器上建立linkserver,然後在DBA管理服務器上做個分布式視圖,每次查詢該視圖,各個機器上的作業情況一目了然。分布式視圖寫法:
create vIEw vw_job
as
select '機器一' as MName,* from linkserver1..sysjobactivity
union all
select '機器二' as MName,* from linkserver2..sysjobactivity
union all
select '機器三' as MName,* from linkserver3..sysjobactivity
。。。
7.自定義函數和存儲過程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情況下只能用自定義函數,什麼情況下只能用存儲過程
這個應該是考察存儲過程編寫經驗。一般自定義函數主要用於其他sql中的調用,如:
select yourfunc(...) from table
這種情況下,一般只能通過函數實現。
存儲過程的功能要遠遠強於函數,例如動態執行sql(sp_executesql)的使用和一些特殊的功能,自定義函數中是不支持的,只能用存儲過程實現。